吴洪宝,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工艺组组长,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今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金属切削声此起彼伏。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机床之间,时而俯身观察,时而用卡尺测量,时而与年轻工人交流,他就是吴洪宝。
“吴师傅,这个零件的公差总控制不好,您给看看?”一名年轻职工拿着零件,面带困惑地向吴洪宝请教。
吴洪宝接过零件仔细端详,然后拿起卡尺熟练地测量起来。“小伙子,你看这里。”他指着零件的一个关键部位,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刀具角度再调整一下,进给速度放慢些,保证没问题。”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眼神中透着自信。
吴洪宝自1987年入职以来,从一名普通的钳工做起,凭借着对机械加工的热爱和执着,逐渐成长为公司掌握加工技术的核心人才。
“我刚进厂那会儿,还是个毛头小子,什么都不懂。”吴洪宝挠了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但我就喜欢琢磨这些机器,总想着怎么能做得更好、更快。”
正是这份刻苦钻研的劲头,让他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在车间的展示区,一台巨大的水泵引人注目。“这是公司生产的3200QGWZ全贯流泵,叶轮直径达到3200毫米。”吴洪宝自豪地说,“这个泵的工艺改进,可是我们团队的得意之作。”
吴洪宝告诉记者,原来这个泵采用锻造工艺,加工量大,材料浪费严重。他带领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大胆创新,将锻造工艺改为拼焊工艺。“加工量由原来的最大100毫米减少到20毫米,仅此一项就节省材料1万元左右。”吴洪宝笑着说。
在吴洪宝的带领下,工艺组还完成了多项重大工艺改进。全贯流泵转子端环工艺改进,每年为公司节省加工费和材料费数万元;1900QGWZ全贯流泵焊接和机加工工艺改进,每台节省材料约4万元,总计节省20万元左右。这些数字背后,是吴洪宝和他的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吴师傅不仅技术过硬,还特别愿意分享。”年轻工人小李告诉记者,“他总是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加工技术。”
三十多年如一日,吴洪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企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天津工人报记者吴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