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新龙江 新故事丨城市疏通工的坚守

发表于 前天 08: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孟祥凤 黑龙江日报记者 张磊

“22788延长米排污管网、1412口检查井、3座化粪池——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镌刻在我们心中的责任。”王洪君,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十八站林业局供排水公司排水队的一名普通疏通工,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支“城市疏通工”队伍的使命。他们日复一日在直径不足一米的管道中穿行,用满是老茧的双手守护着林区血脉的畅通。

盛夏的井下如同巨型蒸笼,湿热蒸汽裹挟着沼气扑面而来;寒冬里污水结冰成刃,一铲下去虎口震得发麻。2023年极寒天气中,餐饮油污在管网内凝固,队员们轮番上阵:高压水枪冲击、铲刀反复捣击、吸污车同步清理……连续十几小时的作业后,“当看到污水恢复流动的那一刻,连井口的臭味都显得不那么刺鼻了。”

去年7月暴雨突袭,七区污水倒灌淹没街道,队员张国生跪在齐膝深的污水中,半个身子探进井口查找堵点,冰凉的污水顺着安全帽灌进领口;队员郑强徒手扒开淤积的杂物,泥浆糊满脸颊。“两小时后管道通了,我们瘫坐在路边,才发现裤腿早已被污水浸透。”这样的场景,不过是这支队伍全年处置百余起紧急任务的缩影。

在学校化粪池清掏作业中,队员们为避免学生课间休息受到异味影响,刻意加快进度。课间几个孩子经过,主动递来贴着卡通贴纸的水瓶:“叔叔,喝点水吧!”王洪君回忆:“那一刻,我们这些糙汉子突然觉得,身上沾的污泥都成了勋章。”

排水队队长程家学常说:“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意义,再苦再累的活总得有人干,干好了就是本事。”这份质朴的信念铸成铁律:污水处置不过夜。2024年春节,他们放弃团圆,6天处理堵塞的下水井6口、疏通排污设施50余次。用行动诠释“万家灯火时,必有人负重前行”。

时代在变,挑战也在升级。随着林区发展,餐饮油污凝结、新型垃圾堵塞等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清淤方式渐显乏力。面对困境,这支队伍在泥浆中摸索出变革之路,在人工清掏、推杆和射水疏通等传统的技艺基础上,钻研出“转杆疏通技术”,使管道疏通效率提升40%;建立“管网健康电子档案”,让每段管道都拥有专属“体检报告”,实现精准维护。

“我们的工作注定与光鲜无缘,但每当拧开水龙头看到清水流出,听到居民说‘这下顺畅了’,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支队伍正用最耐脏的双手守护最净的初心。正如他们的岗位价值观所铭刻的——“忠诚在井下,奉献于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