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老班长的“节能密码”

发表于 前天 08: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进入10月下旬,北国江城寒风渐起。在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常减压车间工艺一班班长周俊华主导的蒸汽伴热改低温热伴热项目,不仅为化工装置筑起了冬季安全屏障,更创下年增效23.5万元的好成绩。

吉林市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长达5个月,低温、暴雪、冻雨等极端天气较多。“往年一入冬,装置就进入‘冬防’模式”,指着管廊上整齐排列的伴热管线,周俊华告诉记者,Ⅰ常减压装置原有140条蒸汽伴热管线,虽能保障设备不冻堵,但存在两大“痛点”:一是蒸汽消耗量大,新鲜水补给成本高;二是疏水器多,凝结水回收管线容易出现冻堵、泄漏,班组每天都要额外投入人员进行巡检维护,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深耕装置操作与技术攻关的“老班长”,周俊华在一次巡检中发现,Ⅰ常压装置炉区的16条火嘴蒸汽伴热管线,用低温热水替代加热,其实也可以满足冬季生产条件。“低温热伴热水温稳定,热能损失少,新鲜水成本也低,要是把这16条管线改造了,肯定能省不少蒸汽!”这个念头让周俊华眼前一亮,他连夜测算改造的可行性:单条火嘴伴热管线每小时可节约蒸汽0.02吨,16条管线每小时就能减少蒸汽消耗0.32吨。

周俊华的改造方案得到了车间充分肯定,他与生产骨干们一起制定“拆、保、封”三步改造方案。拆除伴热给汽盘下易冻堵的22个凝结水回收管线及疏水器;保留给汽盘底部排凝功能;对蒸汽管线断口进行封堵,做到“零泄漏、零隐患”,仅用3天就完成全部改造施工。

“改造后效果太明显了!”车间操作员孟祥吉满怀喜悦地说:“不仅仪表没再出现冻堵情况,设备运行更稳定,我们维护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据测算,按冬季180天、蒸汽170元/吨计算,仅这16条改造后的管线,每年就能节约蒸汽1382.4吨,实现创效23.5万元。

如今,周俊华的技改方案已被炼油厂评为2025年三季度“合理化建议项目奖”。周俊华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个‘节能密码’推广到整套装置,让能量充分利用的‘绿色智慧’,成为工厂降本增效、安全过冬的‘金钥匙’。”(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彭冰 通讯员杨志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