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给小商品“锦上添花”的人

发表于 前天 0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进义乌佳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浙江省陈家淼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墙面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标语格外醒目。这里是陈家淼日夜奋战、践行匠心的主战场。从一名普通装配工,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陈家淼用三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走出一条令人敬佩的工匠成长之路。

“好工人”成长为浙江杰出工匠

1978年,陈家淼出生于福建三明的一个小山村。为减轻家庭负担,成绩优异的他初中毕业后主动选择就读中专,1996年从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陈家淼成为福建三恒集团的一名一线装配工。

刚参加工作的他,每天与设备打交道,双手常常磨出血泡,对未来也曾感到迷茫。但母亲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工作没有贵贱,要做就要把它做好!”这句话成了他的职业信念。

在师傅的带领下,陈家淼越干越有劲,并不断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完美”。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陈家淼很快脱颖而出。

被公司派往义乌工作后,他历经近百次实验,制作出当地第一块穿戴甲片移印钢板,打破了义乌厂家必须去江苏制作的历史。这项技术突破,让陈家淼看到了创新的价值。

2010年,陈家淼获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二等奖;2014年获得首届“网印特印大工匠”称号。2023年陈家淼入选“浙江杰出工匠”培育项目。

技术创新助企发展

在陈家淼看来,创新的根本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升效能。为了解决直尺双色印刷套色难的问题,他在编程上忘我钻研。当设备调试成功并量产后,一家合作的企业负责人叹服:“没想到你的技术这么牛!”

他研制的视觉识别系统+双色丝印机能一次性完成直尺的双色印刷,同步执行机械手抓取,检测套印偏差和微小划痕,将成品率提高到99%以上,一台设备日产量可达5万把直尺,人工成本仅为原来的1/3,其高效环保的性能被全国文具厂商广泛应用。

在金华市总工会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中,陈家淼带领团队深入企业,破解技术瓶颈。针对某内衣企业因热烫工艺导致水洗标翘皮、开裂、脱色的问题,他们多次深入车间“诊断”,最终采用移印无痕印标方案替代烫标工艺。新方案使单件印刷成本从原来的0.08元降低到0.025元,成果惠及义乌近200家企业。

陈家淼对劳保草帽印刷技艺进行革新,采用移印操作法代替铜模喷漆法,生产效率提高35%,有害气体排放大幅降低,该操作法荣获2023年度金华市先进职业操作法。

匠心传承培育新人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我做的都是给小商品‘锦上添花’的事情,我要尽自己所能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陈家淼说。

多年来,他致力于传帮带。在陈家淼培养下,一批拔尖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包括浙江省技术能手、“八婺金匠”等。工作室也发展成为包含3个工种的省级工作室,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培育的作用。他还注重把“三个精神”播撒进青少年心里。在金华市总工会开展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中,陈家淼用亲身成长经历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个人出资3万多元购买实验器材,开设劳模工匠文创DIY体验课程,以“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模式,让学生们体验丝网印刷和激光打标的魅力。

已获诸多荣誉的陈家淼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最近他又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开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模式。他表示将带领团队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中,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羊荣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