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情绪也有“无线网” 解密你为何悄悄“连接”他人的喜怒哀乐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医务工作者开展科普宣传讲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走进了一个房间,还没人开口说话,你就已经感受到弥漫其中的紧张或欢乐?或者,听朋友倾诉烦恼后,自己也莫名感到心情低落?这并非玄学,而是来源于每个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情绪传染(Emotion Contagion)。简单来说,情绪传染就是指个体不自觉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绪信号(无论是微妙的表情、声调的变化还是肢体语言的流露),并随之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的过程。它是一种深刻而原始的社会连接机制,就如同我们身边的“情绪信号塔”,不断地接收和传播着情感信息。

  情绪“连接”如何发生

  这种“连接”由生理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而来。第一,无意识的模仿:当我们与人交流时,会下意识地模仿对方的表情、姿势甚至语调。比如,看到对方皱眉,我们的眉间也可能不自觉地收紧;听到对方的笑声,我们的嘴角也会忍不住上扬。这种身体上的模仿,会反过来触发大脑中相应的情绪区域,让我们感同身受。第二,“镜像神经元”假说: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潜藏着一套精密的“情绪接收器”——镜像神经元,它们是特殊的神经元系统,不仅在我们自己做动作或感受情绪时被激活,同时在观察到他人做某个动作或表达某种情绪时,也会被激活。当我们看到他人皱眉时,我们的前岛叶皮质就会立即激活,如同在亲历同样的焦虑。这被认为是理解他人意图、产生共情和情绪传染的神经基础之一。

  情绪传染的双面性

  情绪传染是人类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是连接与共鸣的正向力量。例如,共情的基石:能被他人的情绪传染,说明我们拥有感知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这是共情能力的基础,帮助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人,为他人考虑,建立彼此的信任;社交的黏合剂:分享相同的情绪(尤其是积极的情绪)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积极能量的放大器:和乐观开朗、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更容易变得积极向上。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会感染我们,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动力。

  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情绪负担与负面旋涡。警惕“情绪垃圾桶”的风险:长时间接收家人的抱怨、朋友的吐槽,或与习惯散播负能量的人相处,我们自己的好心情也很容易被“污染”。如果自己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很可能会变成吸收他人负面情绪的“海绵”,不堪重负。避免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在一个群体中,如果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慌、悲伤等)不断相互传染和放大,可能会导致集体性的情绪低落,形成压抑的氛围,消耗每个人的心理能量,甚至影响决策和效率。

  如何应对情绪传染

  第一步:敏锐觉察——识别情绪的信号源。

  练习“情绪溯源”:时刻保持一份好奇心,问自己“我现在的情绪,多大程度上是源于自身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尝试区分情绪的来源。

  倾听身体的“警报”: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如心跳加速、胸闷、呼吸困难、肌肉紧张等),这些信号有时会比意识更早地捕捉到环境中的“情绪病毒”。

  第二步:设立边界——温柔坚定的自我守护。

  保持同理心,而非过度共情:当我们倾听时,专注于理解对方的感受(“我知道这让你很难过”),而不是完全沉浸于其中,背负起对方的情绪包袱(“我也变得和他一样绝望”)。与对方的情绪保持一个健康的距离。

  “情绪隔离带”技巧:如果感到自己被负面情绪淹没,可以想象内心有一道保护屏障,或者在不失礼貌的前提下,暂时缩短接触的时间或增加物理距离。

  第三步:主动“调频”——打造情绪调节工具箱。

  快速切换频道:当感到负面情绪入侵时,主动转移注意力。可以沉浸式听音乐、阅读、做手工、烹饪等,或者进行几分钟的深呼吸练习。

  让身体解压:运动是极佳的“情绪排毒”的方式。如:快走、慢跑、瑜伽、跳舞等都能释放内心的紧张感,提升内啡肽水平。

  安全释放情绪:如果被情绪淹没,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情绪稳定的朋友或专业咨询师倾诉。或者通过写作、绘画,甚至是呐喊等非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和释放情绪。

  主动连接正能量:有意识地接触能给你带来愉悦和平静的人、事、物。如:看喜剧、逗宠物、欣赏自然风光、回味美好记忆等都是有效的“情绪充电”方式。

  第四步:强健内核——提升内在的“情绪免疫力”。

  巩固生理基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规律的作息都有助于我们保持情绪的稳定。身心健康是抵御负面情绪侵袭的“硬实力”。

  培养积极心态:练习感恩、培养乐观的视角、学习从挫折中成长等,都能增强自身面对情绪挑战时的心理韧性。

  修炼“正念”:通过正念冥想等练习,提高对当下情绪、念头和身体感受的觉察力,学会不加评判地接纳它们,有助于打破情绪的自动反应模式,在情绪浪潮中保持定力。

  与情绪共舞而非被它牵引

  情绪传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也与我们的共情水平、道德判断密切相关,让社会充满了温度和连接的可能性。理解它的本质,认识它的力量与风险,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也帮助我们从被动的“信号接收器”转变为智慧的“情绪导航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在滋养中共情、关爱他人的同时,坚定守护好自己的情绪疆界,不被他人的情绪风暴卷走。感受他人的情绪,不代表自身必须被它左右。你有能力选择如何回应,保持内心的平衡与晴朗。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刘亚倩 朱唯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