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0|回复: 0

还有谁会像佛山一样“扛不住”限购令?

发表于 2011-10-16 18:15: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11日,广东佛山市下发了一则被外界解读为“放松限购”的通知,成为全国住房限购令放宽第一座城市,因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在公布“放宽限购”消息后不足12个小时,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当晚就宣称,“为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并综合评估政策影响”,决定暂缓执行上述政策。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佛山对限购令实在“扛不住了”,只好推出这一“史上最短政策”。究其原因,也许跟佛山市政府官员心里不平衡有关。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佛山市商品住宅销售24239套,月均销售8079套。而在今年9月,虽然该市的住房成交价格无明显下滑,但仅售出2703套,只相当于今年前三个月月均成交量的1/3。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佛山商品房成交量首度超越深圳、仅次于广州,位居广东省第二,2010年更是一举夺得“头把交椅”,而实施限购令后该市房价已明显回落。
   
    迫于外界压力,虽然佛山市取消了“放松限购”政策,但这也已显示出二三线城市在执行限购政策时的不情愿和与中央政策进行博弈的心理。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是各地政府从地方利益出发不希望出台太过激烈的政策。作为一种缓冲,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限价令”,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限购令给本地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
        
    实际上,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政府决策层已动用了“政策工具箱“中所有能动用的“工具”,实施限购令的确是最后一招了。交易环节加税、提高首付、调高利率、限制贷款审批发放,甚至在重庆、上海进行房产税试点,都是意图通过增加购房成本来打压投机者们的购房需求。但政府方面发现,在已经陷入狂热的市场需求面前,这些办法都像火上浇油,增加的成本全部能从卖家转嫁给买家,反而激发了更大的房价上涨的势头。
   
    在国内,与房地产有直接联系的产业多达60多个。可以想象,如果房地产市场崩盘,不仅金融系统将随之崩溃,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将受到沉重打击。回过头来看,对于目前以限购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其初衷是为了实现房价稳定,但单靠这一手段是不现实的,也不会长久维持的。因为,限购令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
   
    必须指出,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限购令终归只能是楼市调控的权宜之计。不管是一线城市也好,还是二三线城市也罢,实施楼市调控的限购令政策,只是一个短期行为,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之举。一些市场观察人士就预计,此项政策的效力也许会持续6个月,但最多不会超过12个月。
   
    可以说,佛山市“放松限购”只是做出了其它二三线城市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虽然佛山出台“放宽限购”的计划已经夭折,但谁能保证其他城市不会“前仆后继”?毕竟,让这些城市将限购令长期扛下去是不现实的。如今,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已被地价和楼价“绑架”,要让他们打压房地产市场,限制住房销售,实际上就是在断他们的“财路”,其推行难度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