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澄明,藏在班组安全之歌的旋律里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林矩鸿
从武汉2025年职工创新工作室与班组安全文化发展论坛暨优秀论文交流活动到“班组之家”的创作,笔者有幸见证夏老师《凝视沉淀中的澄明》一文的落笔过程。学生时代便能将《岳阳楼记》倒背如流的她,此番并未急于铺陈辞藻,而是静心聆听宜化集团班组长们“违章制止权”背后,无数次现场纠偏的果断;凝神观看海尔“人区合一”体系中,“安全门”上那抹警示色历经千百次出入依然鲜亮,观看培训道场里操作工亲手演练应急步骤,在掌心磨出的深刻记忆。
“沉淀”,是卷首语中的关键词,也是贯穿班组创建活动最厚重的底色。她的笔杆,如一方被时光浸润的砚台,研墨时,墨汁中仿佛融入了基层班组手心的老茧与设备的斑驳锈迹;落笔处,每一字都踏在安全与创新的坚实足迹上。文字的深意,宛如茶盏中舒展的叶芽,从“规章纸页”缓缓沉入“实践土壤”,渐渐显露出清晰而动人的脉络。正如班组安全发展论坛上所交流的那些将安全指标占比提至40%的奖金制度,那些在三级数智化IOC系统中跃动的数据,皆非一日之功,而是班组将每个隐患视为课题、将每次巡检当作修行,在岁月中反复筛滤而得的澄明。如同河床经流水冲刷,终将泥沙沉淀,显露出光滑卵石与清澈波痕。
“凝视”的智慧,则在发展论坛中,化作照亮实践的光芒。若说班组创建是默默沉淀的耕耘,那么风采展示便是俯身凝视的收获。在编辑海尔“安全创客”排查隐患的故事、优化流程的巧思时,笔者仿佛能看见车间一角的光芒,被更多人看见、点亮。而那场汇聚30余家企业的发展安全论坛,更是一场集体的凝视盛宴。纸页间流淌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某个班组在深夜检修中踩过的坑、另一群人在制度优化中磨出的智慧。这些散落于各处的实践沉淀,在思想碰撞中彼此映照,最终凝结为照亮行业的澄明星河。
最动人的澄明,是藏在班组安全之歌的旋律里。当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的班组长心怀《安全诺言》走向车间,当陕西能源赵石畔矿业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彼此问候《早安、晚安》,安全文化已不再是生硬的规定,而是融入血脉的习惯。歌声中,有标准化创建的严谨,有创新工作室的执着,更有班组对安全两字最朴素也最坚定的守护。这种文化的沉淀,如山间清泉,历经岩石的层层过滤,终将杂质涤荡,只余清冽甘甜的“澄明”,滋养着每一位班组人的日常。
合卷回望,这些实践,如一串彼此呼应的音符,班组创建,是沉淀的低音,沉稳而坚实;风采展示与论坛交流,是凝视的高音,清亮而有力;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旋律的转折,迸发着创新活力;而班组安全之歌,则是收尾的余韵,温柔而绵长。它们共同奏响了卷首语的意境——“走进一片秋林,感受脚底落叶的脆响,记得仰望枝头最后的绚烂,让身心融入这伟大的节律,然后带着这份澄明与从容,回到自己的生活与职场,像秋天一样,活得丰盛,且懂得何时放手。”那其中,有对过往隐患的警醒,有创新成果的绚烂绽放,也有对低效旧流程的从容告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