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清洁能源点亮山区生活

发表于 15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秋的桂北山区,云雾缭绕的群山之巅,22台高达120米的白色风车开始划破晨雾。随着调度中心指令下达,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承建的樟木风电场项目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项目总规划装机容量120兆瓦,设计安装22台风力发电机组,其中20台单机容量5500千瓦,2台单机容量5000千瓦。从首批机组并网到全面投产,这座风电场正在书写着中国能源转型的基层实践。

在广西贵港市樟木镇村民的记忆里,山风曾是阻碍发展的自然屏障。“以前大风天只能紧闭门窗,看着山上的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现在看着这些缓缓转动的风车,感觉连风都成了我们的朋友。”当地村民李志强站在自家新建的楼房前说道。他的儿子在风电场建设期间学会了机械操作,如今已成为运维团队的一员,每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项目建设期间,一条条新修的硬化道路如银色丝带般蜿蜒在山间,不仅打通了风机运输的通道,更将偏远村寨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这条路修通后,我们的砂糖橘运输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客商也愿意直接上门收购了”,樟木镇罗柴村党支部书记指着新修的道路说,“风电场给我们带来的,远不止清洁电力。”

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兴起。在风电场附近的集镇,几家新开的餐馆和便利店生意红火。“项目建设期间,工人们常来光顾,现在项目人员也会定期来采购。”一家便利店老板笑着说。这种辐射效应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的经济生态。

樟木风电场的经济生态效益令人瞩目。据测算,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22069万千瓦时,这些清洁电力可满足约10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在环境效益方面,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余吨,相当于种植了800余公顷的森林。

风电场还与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共生模式。在风机下方的空地上,村民们尝试种植中草药。“风机的阴影会随日照方向移动,不会对作物生长造成持续影响,反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种植空间。”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说。这种立体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正在创造着额外的经济价值。(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付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