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日报记者 林元沁 胡兰兰 实习生 叶润瑶 10月20日—26日,江苏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高价值资本“四对接”活动如约在北京举行,在京津冀地区众多高校院所掀起强大的“引才旋风”。 此次“四对接”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活动由省级层面统筹规划,13个设区市联动参与,对接北京、天津等地高校院所63家,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48场,其中40场招聘会收到简历2.9万余份,硕士及以上学位近70%,5000余人现场达成初步意向。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场招聘会便引来上万人次参加,186家企业收到6000多份简历。短短一周时间,各地累计对接专家530人、人才项目231个……一串串数据背后,折射出江苏对人才强大的吸引力,也凝结着江苏对人才无比的重视、珍惜和渴求。 最优质岗位直送最顶尖学府 作为“四对接”活动重头戏之一,10月25日,“江苏人才周”招聘会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举办。上午9点半,记者提前抵达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尽管距离招聘会开始还有一小时,一些用人单位已经陆续收到简历,不少求职者早早赶来,只为抢先了解企业信息,锁定理想岗位。 “终于把简历投过去了,我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上午10点半,中国人民大学2023级研究生彭庆如一进招聘大厅,便径直走向心仪的苏州实验室招聘点位。就在前一天,苏州实验室跟随“校园苏州日”活动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因咨询队伍太长,彭庆如没有得到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得知当天在北大有江苏专场招聘会后,她又专程来一趟。 作为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当天,苏州实验室的展位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学子,实验室人教部主管谭文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收到简历近百份。她在现场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今年苏州实验室材料综合研究设施已获批建设,未来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等待优秀学子们前来施展才华。 当前,江苏正在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对高端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此次进京揽才,江苏优中选优,发动186家企事业单位提供1.4万余个优质岗位,不仅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所在苏部属高校,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34所省属高校,更集结到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及南京土壤研究所、苏州纳米研究所等中国科学院在苏院所、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岗位覆盖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妥妥组成一支“顶配引才团”。 记者注意到,为让毕业生与相关专业精准对接,不少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直接在现场与求职者展开深度职业规划对话,深入浅出介绍为人才定制的培养体系和晋升渠道,迅速锁定招聘目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全面的科研支持叠加用人单位的十足诚意,坚定了毕业生来苏创新创业的信心,仅清北专场招聘当天,就有892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多面江苏”让青年人才心动不已 “江苏物产丰饶,淮扬菜系更是能调众口,南京盐水鸭、阳澄湖大闸蟹、扬州狮子头、盱眙小龙虾等美食闻名遐迩,让人回味无穷……”你没听错,这正是“江苏人才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推介词。当天,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登台推介,将江苏省情、人文底蕴、人才支持政策等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娓娓道来,引得现场嘉宾和学子会心一笑。 “听完推介,我对江苏有了更加立体的了解,当下就有一股冲动,想立刻到江苏去看看!”“原来江苏有这么多面,每一面都如此有吸引力。”从学子们口中,记者频频听到这样的感叹。 人才招聘不是严肃的面对面,而是真诚的心贴心。活动上,扬州的招聘展位被层层包围,水泄不通的热闹景象,成为当天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子们手持打卡册,穿梭于各企业展位之间,巧妙地与扬州产业建立初次链接。“一边面试一边集章,领到了文创书签、简历封壳,真的被扬州别具巧思的城市伴手礼给‘硬控’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徐同学一连面试了多家扬州企业,当场敲定接下来的扬州之行。招聘会上,多地准备了“苏超”文创、城市IP玩偶、非遗制作、美食品尝等多维体验,让求职者们直呼“江苏太令人心动”。 当前,引才留才早已超越简单的政策比拼,进入更深层次的理念较量。求贤若渴的江苏各市显然深谙此道,都在“撼动”人心上下足了功夫。除了拿出优渥薪资待遇,有的为毕业生提供购房、生活以及探亲交通等补贴,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补贴、场地、贷款等超大力度支持。面谈了多家高校的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的张同学算了笔账:20万—30万年薪,加上各类免申即享的补贴政策,他入职江苏的话几乎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还能享受到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选择江苏,很有性价比!”他感叹。 记者采访发现,25日举办的两场专场招聘会中,有学生带着50余份简历为江苏而来,招聘会开始仅一小时,一些热门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介绍册就被“一抢而空”。活动临近结束,还有不少周边高校的学子陆续赶来,组团“抢占”优质岗位。与此同时,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等京津地区名校,都充满着“江苏元素”,毕业生择业江苏的热情高涨。 上下联动打好人才项目资本对接“组合拳” “四对接”期间,江苏省市联动紧锣密鼓地开展专家人才座谈、政策推介、项目路演等活动,13个设区市组建起多支招才引智“小分队”,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和龙头企业组团行动,深入大院大所,开展小规模、精准化对接活动,全方位吸纳和集聚更多人才资源。 高层次专家人才为江苏建言献策—— “南京可与在京高校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成果清单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建议北京高校的优秀团队与江苏科技前沿的龙头企业、先进研发机构共建实验室,共同孵化有潜力的科研成果,让松散的项目合作升级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24日下午,一场由南京市主办的在京重点高校合作座谈会开展火热。连日来,一场场座谈会上,在京高层次专家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对江苏人才工作建言献策。他们有的曾经奋斗于江苏,有的因为合作项目结缘江苏,有的长期关注江苏,在谈起对江苏人才与创新发展之策时,无不透露期待和看好。 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到江苏落地转化—— “‘百年名校’与‘健康名城’合作紧密、成果丰硕,期待‘强强联合’打造综合性高端医药产业基地……”10月24日,泰州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泰州日”暨生物医药产业链产创融合对接会系列活动,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省概念验证中心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揭牌或签约。“四对接”期间,第五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先后举办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赛、天津城市赛2场大赛,25个项目现场路演,更好发挥以赛助创、以赛促引、以赛聚才效应。从政策赋能到资本对接,从创新协同到精准引才,无锡打出“四链融合+城市品牌”的组合拳,将引才诚意转化为合作实效。 高价值资本赋能人才干事创业—— “我们聚焦高端IC基板,提供从研发、设计、生产到测试等全方位IC基板服务……”10月24日,作为推动江苏人才科技项目与全国高端创新资本高效对接、深度融合的品牌化平台,“四对接”人才项目路演活动火热举行,来自南京的芯爱科技董事长刚结束讲解,就有10余家金融机构和企业递上合作“橄榄枝”。 当天下午,一批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的人才科技项目集体亮相,吸引来自全国70多家创投、券商等金融机构的近200位嘉宾。近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和精彩演示中,人才、项目、资本等创新要素激烈碰撞。“这些人才项目技术壁垒高、创新动能强,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多位投资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相关项目的成长,与江苏积极寻求深度合作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