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探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研究院的首席专家工作室里,各类证书、奖状、奖杯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这些荣誉的获得者韩世海正专注地调试着氦气硬盘开盘装置。这个形似生物实验室手术箱,是韩世海挽救存储数据的重要工具。多年来,韩世海聚焦网络安全,用代码守护电网。 这位44岁的网络安全专家不久前获得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称号,这意味着他二十余载的代码人生又得到了一份认可。 跨界突围,超越自我成网络尖兵 韩世海的成长之路,是一条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奋斗之路。 “我的大学专业是热能动力,可以说与网络安全没有一点关系。而之所以走上这条路,全因自己的热爱。”韩世海说。 韩世海读大学之时正值网络兴起,对计算机技术痴迷的他自学了计算机知识。2000年7月,韩世海从重庆电力专科学校热能动力专业毕业,进入重庆电业局长寿供电局从事电力调度控制工作。他将自学的计算机知识用到了工作中,自主开发调度日报自动生成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从此,他开启了“跨界之旅”。 随着互联网普及,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日益凸显。出于自身对电网网络安全的敏锐,2005年,韩世海毅然转战电网网络安全领域,从零开始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他在数据网络构建、网络安全攻防领域深耕超过三万小时,完成从“蓝领”到“极客”的蜕变。2010年,长寿供电公司组建科技信息中心,他主动请缨完成数据网络架构升级;2014年,他成为国网首批网络安全红队核心成员;2017年,他出任国网尖兵部队首任队长;2018年,国网重庆电科院成立“韩世海工匠工作室”;2022年,他当选国网首批网络安全首席专家。 2020年8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攻击,让重庆1400多名考生的执业资格考试数据彻底丢失。公安网监部门联系了多家专业机构,均束手无策。关键时刻,韩世海带领工作室成员利用自主研发的数据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连续奋战16小时,在上百亿条的海量数据碎片中,成功完成了数据重组。 这样的“战役”,自2018年“韩世海工匠工作室”成立以来,已陆续发生300多次,韩世海为系统内外企事业单位规避了超10亿元的资金损失风险。 此外,韩世海还获得了诸多重要成果:牵头研制首套“存储数据高可靠救援关键技术及装置”,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提出主动免疫防御机制与逆向修复技术,获公安部“全国领先”认证。 薪火相传,代码中延续工匠精神 韩世海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诸多个人荣誉。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成员。依托国网首席专家工作室平台,韩世海探索实施平台培养、轮训锻炼、实战练兵等人才培养方式,集中力量打造网络安全人才队伍。 “你不要看韩老师现在少言寡语,但给我们传授技艺时却滔滔不绝,就怕我们没听明白!”团队成员高爽说,在韩世海的精心指导下,他和杨峰在2023年的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工业互联网竞赛中,首次代表重庆市参赛就获得团体三等奖。 这让韩世海比自己获奖更骄傲。多年来,韩世海培养技术骨干7人,输送国网红队队员6人、尖兵队员2人,培养省部级技术能手10余人;带领团队获“网鼎杯”“强网杯”等国家级竞赛荣誉20余次。 就在今年6月,韩世海及其团队牵头的《退役硬盘数据清除与资源回收指南》技术标准获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立项,解决了退役硬盘用传统方法处置时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威胁突出等问题,填补了国内外在废弃硬盘安全环保处置领域的空白。 截至目前,韩世海和他的团队已累计发现并修补系统漏洞500余项,识别重大安全隐患30余项,获国家原创漏洞证书30余项,牵头立项ITU国际标准2项,参与多项行业规范编制,出版专著《隐形战场网络安全防御之道》,并带领团队取得国家软件测试CNAS、CMA认证。 韩世海说,网络安全是场持久战,他将继续砥砺前行,让更多人成为合格的网络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