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中伸出的援手,是师者仁心的滚烫注脚;跨越数月的寻恩,是善意传递的温暖回响。10月23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问教楼会议室里暖意融融,一场承载感恩与敬意的座谈会在这里举行,只为表彰体育与健康系老师何玉龙的见义勇为事迹。受助大学生赵同学专程从外校赶来,将藏在心底数月的感谢,当面献给这位“雨幕中的守护者”。
时间回拨到数月前的那个雨天,豆大的雨点砸在秦皇岛市区的路面上,溅起细密水花。当地某高校大学生赵同学撑伞赶往家教地点,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重重摔倒在地。剧痛袭来,冰冷雨水顺着脸颊滑落,看着来往车辆溅起的泥水,她攥着衣角的手止不住地发抖。
就在这时,路过的何玉龙撑伞快步上前,蹲下身安慰:“别怕别哭,没事的。”温和的声音瞬间抚平了赵同学的慌乱。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却顾不上擦拭:一边持续安抚赵同学,一边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怕后续处理缺少证据,他仔细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与联系方式,还在现场设置简易警示标志,防止二次事故发生;考虑到赵同学家人远在外地,他又主动联系其辅导员,细致交代现场情况。
急救车呼啸而至,看着赵同学被稳稳抬上车,何玉龙松了口气,却未留下任何个人信息。后来,赵同学经过治疗逐渐痊愈,心中始终惦记着这位雨中伸援手的“好心人”。为找到恩人,她多方打听,最终确认救助者正是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系的老师何玉龙。
在座谈会现场,当赵同学双手捧着印有“仁心施援手 侠骨铸师魂”的锦旗,递到何玉龙老师面前时,眼眶瞬间泛红:“回想当时的情况,若非何老师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大雨中守护我的模样、耐心安抚我的话语,让我深深感受到师者的温暖;这份不计回报的善意,更让我看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度。”
“何玉龙老师的善举不是偶然,而是学校多年来深耕师德师风建设的结果。”学院副院长王志兵在座谈会上介绍,何玉龙从教十七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不仅是课堂上一丝不苟的体育教师,更是学生心中的“暖心大哥”。体育与健康系党总支书记张冬生介绍:“课上,他手把手教学生动作要领;课下,学生们都愿意找他倾诉心事。关心关爱学生早已成为他执教生涯的日常。”
面对赞誉,何玉龙依旧保持着惯有的谦逊。“当时没多想,就觉得孩子躺在雨里太危险。我是老师,‘保护学生’早就刻在骨子里了。”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师者最本真的情怀。他的这番话,令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那掌声里饱含着由衷的敬佩与感动。
这场座谈会不仅是一次表彰,更是一堂生动的师德课。从何玉龙老师的挺身而出,到赵同学的执着寻恩,再到学校对正能量的大力弘扬,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温暖从不会被辜负,善良终会照亮更多人。
正如赵同学在感谢信中写下的:“您用行动,为我这位法学生上了最生动的一堂‘法理与情理’之课。法律教导我们权利与义务,而您,让我看到了超越义务的善良,和源自本心的正义。”这份始于雨天的善意,终将化作星火,在校园内外传递,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工人日报客户端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