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诗歌岁月的深情凝望

发表于 昨天 10: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党永庵

年届古稀的李大斌先生,犹如在家乡弯弯河畔淘沙寻金,将诗歌往昔的斑驳足迹一一打捞,含笑献给读者。

记忆中,诗歌曾是一个“坑”。庆幸大斌及时跳出,成功逃离,使世间多了一位文史学者、杂文家与书法家。

年轻时,我亦在此“坑”中挣扎许久。一味颂扬与声嘶力竭的呐喊,以及无病呻吟、概念堆砌、辞藻雕琢的诗行,令我久久沉溺。如今想来,这不仅是诗的悲哀,更是诗人与时代的双重悲哀。后来出版诗选时,不得不略过那段长达十余年的尴尬与荒芜。

大斌则幸运许多——自觉或无意间逃离,另辟蹊径,成就了全新的自我。那首初刊小诗《学习理论添力量》,本可作为路标指引,他却未沿此路前行。现在看来,这是明智的选择。尽管如是,少年大斌确曾钟情缪斯,痴爱分行的文体。应当承认,所有过往皆为生命中的光芒,回望缅怀之际,总能收获些许慰藉,这自然值得珍视。

四十余年前,安康山城的诗歌“三剑客”中,刘斌勤早已远行,王孝文成为企业家,唯有大斌仍在文坛深情守望,挥毫书写,以哲思与世界对话,令人既感怅然,又觉欣然。

诗歌,必将以葱茏芳馨继续簇拥这个世界。让我们凝神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