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2025年11月03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陈华 通讯员吴意坚 刘世军)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居民李大姐的爱人因病住院,高额医药费让家庭陷入困境,随即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社区合伙人”——工会。对照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政策,李大姐很快就获得了工会给予的1.9万元医疗救助金。 这件日前发生在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沃公社区的事,让当地正在推行的基层治理模式有了新的注解。 在基层治理中,“社区合伙人”模式寻求街道社区与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各方协奏的“大合唱 ”。天长市在推进该模式过程中,随着当地工会的加入,“社区合伙人”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沃公社区地处老城区,双职工、困难职工家庭集中,每年暑假的“看护难”成为许多家庭的“心头病”。社区曾想办托管班,但苦于缺乏稳定的师资和经费,显得力不从心。成为“社区合伙人”后,天长市总工会将推进此事作为工作重点,不仅注入资金、规范管理,还积极创新思路。 家住石梁七巷的大学生小陈2024年秋季通过天长市总的“金秋助学”项目获得助学金。今年暑期,她主动报名成为托管班的志愿者老师,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这个小小的举措,实现了多重治理效果。”沃公社区党委书记刘坤梅认为,市总工会与社区联手,将一个原本可能引发家庭焦虑和社区治理的“难点”,转化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亮点。 刘坤梅坦言,自从有了天长市总的加入,社区不仅帮助职工解决了许多个性问题,一些共性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与此同时,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多元化也获得了有力支撑。 “以往,一些工会活动可能与企业生产时间冲突,现在直接延伸到职工居住的社区,实现了服务‘全天候、家门口’的覆盖。”天长市总工会党组书记陈梓旭表示,工会组织有服务职工的丰富经验和资源项目,社区有联系群众最紧密的阵地优势,“社区合伙人”的核心就是优势互补。 如今,该“社区合伙人”模式正实现由点及面、稳步推开。天长工会也正在将技能培训、劳模宣讲、权益维护、文体活动等优质资源系统性地注入社区,让职工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