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助力写作】齐欣讲座之一 ——生活即文学(1)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齐欣  兰亭笔筑文学社

     这个观点很大胆,想来也没错。因为文学源于生活,文学离不开生活。完全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

    关于此观点,有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去证明。

    先讲正面的:无数事实证明,凡是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大都是写的作家最熟悉的生活,甚至是作家的亲身经历。

    正如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说:“无论在什么人身上,我们所表现的,终究是我们自己。”

    最典型的例子: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1103081347.jpg

    汪增祺的短篇小说《大淖纪事》《受戒》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曹雪芹的《红楼梦》。

    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中国作协原创联部主任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N次再版,稿费数百万。感动的散文选刊主编泪流满面,半夜给作者打电话。

    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作家张引用阿·托尔斯泰话,来形容当年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痛苦感受。

    小说写主人公章永璘被打成右派后,下放到大西北的劳改农场劳动改造的痛苦经历。该小说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其对饥饿的描写,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在家靠娘,出门靠墙”。

    用大搪瓷缸子打菜,充分利用视觉效果,多获得一点食物。

    利用老乡粗浅的认知,用老乡的土豆骗换老乡的萝卜。

这样的细节,今天衣食无忧的年轻人能写的出来吗?

    凡是优秀的作品,大都能从中找到作者影子,能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找到佐证,故写得真实感人,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

    哪怕神话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包括现在的科幻小说、悬幻小说,也都是以作者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也离不开生活。没有真实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断然是写不出来的。

    好的文学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接地气,能唤起读者的同类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感觉仿佛不是作家写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作家越熟悉的生活,写起来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

    反之,作家对作品所涉及的生活不了解,不熟悉,只凭胡编乱造,任有多大的天赋和才华,写出来的东西也必然漏洞百出,生硬晦涩,虚假苍白,脱离生活的真实和读者的认知,读者肯定也不会买账。

    设想一下,一个文学天赋很高的人,从小就与世隔绝。让他搞文学创作,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来吗?任何作家,都逃脱不了这一魔咒。

    印象较深的,是五六十年代很火的梁斌先生的长篇小说《拨火记》,与其第一部《红旗谱》相比较,差别就很大。《红旗谱》人物鲜活,细节感人,过目难忘。而《拨火记》就显得程式化,概念化。为什么?作家熟悉家乡的生活,不熟悉战争。

    当前的某些抗日神剧更是如此。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不多举,大家自己去品评鉴别。

    好作品大都是作家写的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生活,不成功的作品大都是作家远离了生活。

    关于“生活即文学”,我自己也有切身感受。下面举几个我的例子。我这么做,不是自我感觉良好,更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因为有切身感受和体会,更容易说明问题

    第一个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青年文学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后庄的风波》,其成因只因为一句话。(简述成因,故事梗概)

    细节:村人“坚壁清野”,“在门缝里夹根草根”“张嫂用手挠开自己的头发”。

    此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没有正面去描写寡妇与所谓的野汉子的偷情,以博取眼球,那样写就俗了,一般化了,而是透过寡妇和野汉子相好之后,村人一系列激烈的反应,写一种深刻的东西,写人性之恶——排外。

    像这种一句话激发出一篇小说最典型的例子,是《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山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刘知侠的《红嫂》。

    我的第二个例子,是小说《母亲的荷包》。

    第三个是微小说《在乎》。

    所有这一些例子,无不验证了今天讲座的主题:生活既文学。


作者|齐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