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以史为鉴、以史为桥,汇聚团结奋斗的前行力量

发表于 2025-11-4 09:40: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深秋的燕园,银杏鎏金。近日,近百位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及美、英、日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战时国际合作、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这场学术盛会是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深刻回望、对现实挑战的有力回应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力量凝聚。
  宏阔的全球视野与深邃的历史洞察,是本次研讨会的突出亮点。会议将中国抗日战争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格局中考量,论证了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与会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人民以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与牺牲,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捍卫人类正义与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不仅是战胜国,更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奠基者。针对错误二战史观对中国战场贡献的忽视与低估,研讨会对历史认知的纠偏,有助于国际社会从二战集体记忆中汲取多边合作、共护和平的经验与智慧,携手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同时,这种跨国界、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交流,拓展了中国史学界的二战史研究视野,助力构建完善的抗战史自主知识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研讨会将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作为重要议题,深刻揭示了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被日本强行霸占,这是中华民族的沉痛记忆。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研讨会特别邀请到近20位台湾学者与会,两岸学者就台湾人民长达半个世纪的抗日斗争进行了深入交流,从武装抵抗到文化抗争,无不彰显出台湾同胞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从“‘救国’与‘复台’:近代国人收复台湾思想探索”“从全民族抗战视角看台湾民众五十年抗日运动的特点”到“台湾光复与经济定位的转变”“光复初期台湾研究的延续与变革”……两岸学者分享彼此最新研究成果,这是学术交流对话,更是对历史记忆的共同唤醒与民族认同的深度联结。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台独”分裂势力及外部势力勾连挑衅,企图歪曲台湾光复历史、割裂两岸。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确凿的历史证据,有力驳斥了任何企图否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错误言论,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凝聚了共识和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十四年抗战的烽火硝烟,以最沉痛的方式昭示人们:国弱则民辱,国强则民安。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强盛,人民才不受欺辱、才有尊严。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民族的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我们坚信,只要两岸同胞以史为鉴,共担民族大义,携手奋进,就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4日 04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