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回复: 1

【美文赏读67】琦君:故乡的桂花

发表于 昨天 20: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dongzi 于 2025-11-4 20:07 编辑

故乡的桂花雨

作者:琦 君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彷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我家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著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著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麼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麼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即使开花季节,也得从绿叶丛里仔细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其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分,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批注: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一是将收成的稻谷;二是将收成的桂花。

    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著:“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於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钉著母亲问:“妈,怎麼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著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著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乾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珑,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珑赏桂花。“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珑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著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尤,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6 | 查看全部
赏析及写作技巧

    一、文章背景与主题

    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散文,通过对故乡桂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花的色、香、味,以及与家人一起摇桂花的美好时光,展现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独特情感。

    二、情感表达

    琦君在文中通过对桂花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桂花不仅是故乡的一种象征,更是作者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每当桂花盛开,那股香味仿佛就能将作者带回故乡,勾起她的乡愁。这种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得以充分展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三、写作手法

    1.细腻的描写

    琦君在描写桂花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从桂花的颜色、香味到用途,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例如,她提到桂花有两种,一种是月月开的木樨,另一种是秋天开的金桂,后者花朵较大,呈金黄色。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对桂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2.生动的叙述

    文章中充满了生动的叙述,如作者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以及与家人一起摇桂花的欢乐场景。这些叙述通过具体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欢笑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珍视和怀念。

    3.深刻的主题

    《故乡的桂花雨》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桂花的文章,更是一篇探讨故乡、亲情和童年记忆的作品。通过桂花这一媒介,琦君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这种深刻的主题使得文章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和深远的意义。

    四、写作技巧

    1.角度选择

    琦君在写作时选择了以桂花作为切入点,通过桂花这一具体的物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这种选择不仅使得文章更具象化,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桂花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其香味和用途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回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琦君写作的一大特色。她通过对桂花颜色、香味、用途等方面的详细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桂花的魅力。同时,她也通过描写与家人一起摇桂花的具体场景,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也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3.情感渲染

    琦君在写作时注重情感的渲染,通过对桂花的描写和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传递给了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喜悦、悲伤和思念。情感渲染是琦君写作的一大亮点,也是她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4.对比手法

    在文章中,琦君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故乡桂花的独特魅力。她提到“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故乡桂花的特殊地位,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5.语言运用

    琦君的语言运用非常巧妙,她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她将桂花比作“雨”,形容桂花纷纷落下时的情景“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6.结构安排

    《故乡的桂花雨》在结构上采用了回忆录的形式,通过回忆童年时光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这种结构安排不仅使得文章具有了连贯性和逻辑性,也增强了文章的情感深度。通过回忆的方式,琦君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