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连日来,全国多地迎来降温。一阵冷风吹过,带来的不仅是寒意,还可能伴随着突如其来的腹痛和腹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相关专家提醒,这很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找上了门”。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泻。然而,通过肠胃镜检查,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却显示一切正常。科学研究表明,气温下降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和加重密切相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治医师刘婧表示,寒凉刺激会导致肠道血管收缩,进而使肠道平滑肌出现挛缩。而且,寒冷时人们的免疫力会降低,这会导致有害菌增加,有益菌减少,从而引发肠道菌群紊乱。患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甚至便秘的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是如何导致的?
除了冷空气会让肠道“抽筋”、造成菌群紊乱以外,“久坐、乱吃、情绪低”,这冬天“三件套”也会造成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或加重。刘婧介绍,冬天人们不愿意出去运动,肠道的蠕动就会减少。冬天都喜欢吃热气腾腾的东西,比如吃火锅,这就可能出现肠易激的症状。另外,冬天也是抑郁的高发季节。肠道又被称为“第二大脑”,也会承受压力,导致功能紊乱。
4条“锦囊” 应对肠易激综合征
面对降温,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肠易激综合征呢?
保暖护肠阻断寒冷刺激 局部防护优先,穿背心或马甲等贴身衣物,外出时用衣物护住腹部,夜间睡眠盖好肚脐。当感觉腹部有不舒服的症状时,用暖宝宝或热水袋热敷10-15分钟,可缓解肠痉挛。减少“间接受凉”,不喝冰饮,洗手、洗碗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引发连锁反应。
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火锅、烧烤等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豆类、生冷果蔬的摄入。腹泻型患者应少吃高纤维食物,便秘型患者可适度增加燕麦、蔬菜等膳食纤维的摄入。
运动30分钟充分享受阳光 每天进行30分钟体育锻炼,同时充分享受阳光。这样做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改变生活方式后,如果症状仍然没有缓解,可适当使用益生菌,如整肠生或美常安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对症药物,如腹泻型,可使用蒙脱石散或洛哌丁胺;便秘型,可使用聚乙二醇、乳果糖。切忌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泻药等,以免掩盖病情。
肠易激综合征这些常见误区要“避坑”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还有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拉肚子就是着凉,忍忍就好 持续两周以上的排便异常需排查肠易激综合征,避免延误治疗。
误区二:依赖抗生素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无器质性病变,滥用抗生素会进一步破坏菌群平衡,加重病情。
误区三:过度限制饮食 完全禁食纤维易导致便秘加重,需根据症状类型针对性调整。
专家提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刘春涛提醒,如果说肚子疼越来越重,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缓解;腹泻像水一样,甚至大便里面有血有脓,同时伴随明显恶心呕吐、脱水,头晕发烧,要警惕可能是感染了一些消化系统的传染性疾病。
如果出现体重下降、症状持续性加重或影响睡眠等“报警症状”,可能提示存在器质性疾病。这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内镜评估。
□本报记者 宗晓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