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长明灯(遇见)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长明灯(遇见)
少 一《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5日 第 20 版)

  一架木梯搭在水桶粗的槐树上。一个女孩子站在木梯顶端,背靠树干,正吃力地安装电灯。树从公路边冲上来越过房顶,路下是条小河。这样的高空作业有点危险,我不无担忧地提示:“王婷,你可要小心点。”
  “放心,叔。”她甜甜地回应我。
  此情此景,让我不由想起采访王新法的经历。王新法,正是她的父亲。
  2017年,我不断听人说,有位年逾花甲的退伍军人,千里迢迢从河北石家庄市来到湖南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拿出个人积蓄,加上自己的退休金和筹集来的资金,总计100多万元,组织村民修通简易公路15公里,架设小石拱桥6座,还新建了由村民入股的茶叶合作社……自古燕赵多义士,可与薛家村非亲非故的王新法,为什么要倾其所有来帮助薛家村呢?
  我非得上山探个究竟。
  不巧,我到村里那天,王新法不在“家”。他去长沙某大学谈一个茶叶合作开发项目,要很晚才能赶回来。村支书领我先去参观他临时借住的“家”。那是立在公路边的一栋木屋。我随村支书走上十几级台阶,迎面看见堂屋门口挂着“薛家村共同富裕合作社”的牌子。房门没上锁,进门后拐进西头卧室,地板踩上去“吱嘎”乱响,一张木床上折叠着整齐的军被和几套泛着灰白的迷彩服,床脚摆放着哑铃、拉力器等健身器材,窗边桌子上则堆满各种各样的扶贫资料,除此别无他物。村支书介绍,王大哥外出从来不锁门,几把暖壶总是注满开水,供过路的乡亲们取用。
  我和村支书各搬一把木椅,坐在门口晒坪里聊天。村支书感叹说:“这真是个好人啊,与我们村没丁点儿关系,从2013年起上山扶贫,3个春节都没回去和家人团聚,专门往五保老人和贫困户家里钻,你说他图个啥?”
  那晚上,我和风尘仆仆赶回的王新法谈到深夜两点,谈他的家庭,谈他的人生经历。这位有着44年党龄和14年军龄的退伍老兵,随朋友来薛家村游玩,目睹了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后,就决定留下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夜深沉,湘西北高海拔的大山里,连夜鸟的叫声也已停歇。我见他打出一个疲惫的哈欠,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便结束了采访。睡觉前,我打算将挂在外面槐树上的电灯拉灭,被他止住了:“这个灯是不熄的,用不了几个电费。”见我不解,他指着外面说:“黑咕隆咚的,留着给过路的村民照亮,防止有人摔下河去。”我站在凉夜里,品味着王新法的话,心仿佛颤动一下。抬眼望,远处微弱星光下,耸立着黑黢黢的群山,耳畔只有公路下溪水流动的哗哗声。
  那次采访后不久,就传来噩耗,王大哥积劳成疾,倒在了和技术人员研究修桥方案的现场……后来,应村民请求,经家属同意,他的骨灰被留在山里,和薛家村人民永远在一起。
  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年,他的女儿王婷会放弃北京的事业,沿着父亲走过的路,来到薛家村开办茶厂,助力乡村振兴,替父亲实现未竟的心愿。
  “灯泡坏了,得换一个。”王婷的话将我从忆往中拉回现实,“那旧灯泡瓦数小,这次换上60瓦的,更亮些。”
  暮色降临,王婷小心翼翼爬下木梯,“啪”地摁下木柱上的电源开关,新换上的电灯亮起。举目望去,树下的公路亮堂堂的。槐树静立,溪水流淌,沐浴在灯光里的一切那么美好、温馨。我心想:“王大哥,放心吧,你给乡亲们点亮的长明灯,永远都不会熄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