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双十一”卷心眼得不偿失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双十一”购物节正在进行,许多平台打出“一件立减”的旗号。然而,据部分消费者反映,一些标有“直降”的商品并没优惠多少,有的甚至比平时还贵了一些。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许多消费者都曾遇到过。不过,在号称“全年最优惠”的“双十一”,这样的价格“变装秀”格外刺目。细究起来,这里头有一定客观因素。如今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直播带货走热,“全网最低价”“跌破地板价”等促销全年都在搞。淡季时商家为吸引流量,往往已给出接近底线的价格。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流量成本水涨船高。商家既要让折后价看起来诱人,又要守住利润空间,有的便在原价上做起文章。

“双十一”一路走来,活动规则从早年间的直接打折,朝着日渐复杂的方向发展。从预售价、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不同价目,到购物券、消费券、店铺券等补贴手段,再到满减、打折、充值等不同玩法,硬是把优惠玩成了玄学。随着消费者吐槽加剧,如今各平台多将促销玩法化繁为简,一定程度回归了“双十一”的初心——让消费者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有质量保障的好货。在此过程中,商家尤须敞亮一些、真诚一些。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各类比价软件层出不穷,价格可以稳定,但搞数字游戏蒙蔽消费者,多半得不偿失。

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已趋于平稳。这也意味着,平台之间的竞争正从增量用户争夺转向存量用户价值挖掘。年复一年、节上加节,消费者明显在走向成熟理性,不再那么容易“上头”。同时,在购物节之类的时间节点,货不对板、明降暗涨等问题在聚光灯下被放大,非常容易招致反噬。在网购竞争走向“下半场”的今天,决定一家企业能走多远的,不是谁的促销花活多,而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双十一”这个节,并非要求商家单方送福利,而是买卖双方都从消费蛋糕做大中获益。过节也好、活动也罢,让消费者感受到真诚,才是要“卷”的关键。(雨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