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助力写作】齐欣讲座之 ——如何写好文学作品(3)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齐欣主席讲座之三 ——如何写好文学作品
来源  齐欣 兰亭笔筑文学社

     作家如何从纷乱的生活中发现要表达的东西,写成好的文学作品?
     生活是一堆散沙,作家要沙里淘金。生活是一团乱麻,作家要从麻里抽锦。
     常言道,生活中不乏美,只缺乏美的发现。
     同理,生活中不乏文学,只缺乏文学的发现。
     我前面讲的我的那几个小说的例子如此,刘知侠先生的例子更是如此。
     那么,如何从常人司空见惯的生活中,从琐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值得写的素材,写成文学作品呢?
     要有一双慧眼,一双作家的火眼金睛,善于从纷乱的、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常人意识不到的、有文学价值的素材或曰题材。
     这双文学的慧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要培养这样一双慧眼,平时就要加强文学基本功训练,多读,多看,多思,多练
     所谓多读,即多读文学名著,经常被文学浸泡,培养自己的文学情怀,文学感受力,文学的表达,文学的慧眼。
     读书破万卷,方下笔如有神。
     所谓多看,即多观察,多体验,多感受。观察要细,要深,要善于观察常人观察不到的东西,发现常人忽略的细微末节。不懂就问,问就问明白,打破沙锅纹到底。不能含含糊糊,一知半解。
     作家贾鲁生为写《丐帮漂流记》,自己化装成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蓬头垢面,混迹乞丐当中,与乞丐共同生活好长时间,去体验乞丐的生活,方写得真实生动。
     作家柳青为写《创业史》,长期深入农村生活,和农民同吃同住,一起挎着篮子赶集称盐打油,方把梁三老汉、梁生宝、改霞写得如此鲜活,成为中国五六十年代文学的经典。
     我八十年代写《十字架下的忏悔》,数十次带着录音机,骑自行车30华里,去马庄耶酥教堂,与教众一起做礼拜,录赞美诗,深入教徒家中采访。
作家要眼勤,腿勤,嘴勤。
     所谓多思,即对所观察的生活素材进行深入思考,酝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泛泛的生活中发现代表生活本质、具体前瞻性、规律性、典型性的东西。
前《时代文学》社长张世勤先生比喻揉面。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不看到一点就写。
     思考成熟了,把获得的素材悟透了,还要多练。即多写。任何人都有一个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熟能生巧。作家邓刚说,他当初写的废稿够一麻袋。不止邓刚,这样的作家很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作家是很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家都是通过多写磨砺出来的。
     写的多与少,内行人搭眼一看,就能看得出来,想掩饰掩饰不住。
     与邓刚先生对比,才知道我写得之所以不够好,是因为写得太少,应该很写,多写。在写中悟,在悟中写,慢慢地就找到写作的门道,知道应该怎么写,在什么地方发力。
     写文章这种事情,不是靠老师告诉你几句创作经验谈就能解决的,主要是自己悟。当悟明白了,写好了,不怕编辑看不上。
     泰安有个作家叫庄旭清,写了多年,应该说写的不错了,他揣着稿子跑杂志社,编辑连看都不看。他请求说,您只看一页就行。编辑一页也不去看。根本不相信一位基层的煤矿工人,能写出什么好作品。后来被《山东文学》杂志小说编辑燕冲发现,首发《山东文学》,小说的题目叫《炮楼子》,属于抗日题材,但写得别具一格,在同类作品中显得很另类,很新颖,被《小说月报》选载,从此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了《老王的枪》《奶奶的河》《夜壶不沉》等一系列小说。靠着出色的创作成绩,庄旭清从新汶煤矿的一名井下工人,直接调到北京中国煤炭报,后来成了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混得风生水起。
     写作是一种高智商的劳动,同时又是一种笨人的劳动,有诀窍,又没诀窍。最大的诀窍就是在前面三多的基础上多写多练。
     昨天与秋枫女士刚参加了泰安诗人杨岩峰先生的“青年书店创办四十周年”暨其新作《呓语》首发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三位年轻的诗人杨岩峰、马启代、谭践因该书店结缘,联合出版了泰安第一部个人诗集《太阳泪》。四十年幡然而过。四十年后的今天,由于三人锲而不舍,都在文学上各有所成。
     杨岩峰成了小有名气的诗人。
     马启代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诗人、诗评家和出版家。
     谭践成了我们泰安市的作家协会主席。
     做到了四多,也有了生活素材,就一定能写好作品吗?答案是否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