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资源跨域流动 产业协同升级 妇女就近就业 “山海巾帼共富联盟”点亮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25-11-7 14:25: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孙荪

“现在村里有20多个人做事,每人每天能有100元左右收入,周边还有5个村100多人也在做。订单是从义乌拿来的,都排到明年1月份了!”日前,眼看共富工坊收到的年画订单不断增多,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杨和村书记张裕峰笑得合不拢嘴。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开化,巾帼共富工坊如星火燎原,点亮了山区女性的幸福生活。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奋进浪潮中,开化县妇联以“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为使命担当,创新打造“山海巾帼共富联盟”,推动资源跨域流动、产业协同升级、妇女就近就业。如今,一条条生产线在山村车间运转,一个个直播间在农家小院亮屏,一批批订单从“飞地”接回加工……

搭平台聚合力 共富联盟建起来

为破解山区资源分散、发展动能不足难题,开化县妇联依托“365共富协作区”,牵头组建“365巾帼共富联盟”,积极对接杭州上城、绍兴越城、嘉兴桐乡等发达地区妇联组织和女企业家协会,构建跨区域、多层次的巾帼协作网。

“我们不仅要靠山吃山,更要借海扬帆。”开化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豫婷表示,“通过山海协作,把沿海的资金、技术、订单引过来,把我们的劳动力、生态产品送出去,实现双向奔赴、共赢发展。”

“1+11+N”服务体系更是让服务触角直抵家门口:1个县级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联动11个镇级服务站,覆盖N个乡村工坊,织就细密的就业创业支持网。

体系有了,谁来牵头?怎么议事?联盟创新推出妇联主席轮值制,每年举办一次“姐妹围炉会”,大家坐在一起聊聊难处、说说需求、共谋出路。这番“走心”协作,已推动10项实用技术落地山城,协助破解发展中的“关键小事”25件,促成超800万元的合作订单,把山里好物产和沿海好资源紧紧连在了一起。

强需求优供给 协作动能“提起来”

一间1000平方米的厂房内,放置着100多台平车机器,有70多个工人作业,挤得满满当当。“这个厂房太小了,我想扩大规模,但又找不到合适的。”休一服饰的负责人鲁泽晟有些发愁。

为此,开化县妇联打出“谋项目、借外援、延链条”一套实招。630万元援建资金落地,8幢产业综合楼拔地而起,积极对外招商推介,成功吸引8家企业合作,意向订单一举突破600万元,较往年大幅跃升,为妇女创业撑起更大发展空间。

在“开门红”共富工坊,桐村镇门村村的小香薯搭上了阿里巴巴公益的升级快车。冷储仓库建起来,深加工生产线转起来,年产值冲破2500万元,带动近500人在家门口就业,真正让“小薯块”撬动了“大产业”。

“以前是接点来料加工,赚个手工费。现在有了品牌和技术,我们做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事业。”工坊负责人童樟民感慨道,“妇女们在家门口上班,既能顾家又能增收,脸上笑容都多了。”

新模式新业态 增收路径“活起来”

华埠镇溪东村“九里桑园”工坊内,村书记许义凤正带领着70多个村民剪蚕茧,她们分工合作,将蚕蛹和茧丝分拣包装,再将茧丝回收给“飞地工坊”杭州万事利集团。

让创意点亮山乡,用巧思敲开“共富门”。开化县妇联因地制宜,“飞地接单、中心派发、山区加工”的跨区域协作新打法正焕发活力。在杭州等地设立的5个“飞地工坊”,联动县域加工中心,带动56个偏远村低收入妇女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没想到我一个农村妇女也能当‘主播’,现在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鲁莉英笑着说。开化县积极孵化抖音、视频号等直播账号,培育工坊主个人“网红IP”。华埠镇“钱江之星工装”工坊主鲁莉英化身“工装英姐”,直播自产自销,上半年新增订单200万元。

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共赢”,开化县妇联以“山海巾帼共富联盟”为引擎,蹚出一条山区妇女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