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1

蒜瓣,莫要贴得太紧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 张修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家做菜开始以蒜片炝锅,个中原因自然少不了老家莱芜是大蒜产区,每年老家的侄儿来肥城都要带来一些。于是,一日三餐使用蒜瓣多了,也就有了我经常去拆解蒜头的过程。
一枚蒜头,有多个蒜瓣组成,它们像石榴籽一样凝聚在一起,抱团群居。一枚蒜头,就像儿女长大后分家的一个大家庭,各自经营一块小天地,且围拢在大家庭周围。蒜瓣与蒜瓣之间,又像小家和小家,间隔一层皮,筑起一堵墙,当沟通则沟通,当隔帘说话则隔帘说话。
今天拆解大蒜,我遇到了一个特殊情况:挤在大蒜瓣之间的一粒小蒜瓣,因为过分亲密,连那个行使隔阂之责的蒜皮也省掉了,赤裸裸呈现在我眼前,让我的脑海生产出一些思索。
有人说,至密则无朋。蒜瓣们当然不会懂得这些。更不会深解:谈事,至清则无鱼;说人,至亲,则无秘密可言;交往过密,则无朋友可论。
手拿蒜头,我看到,小蒜瓣,夹在大蒜瓣之间,不觉得丧气憋屈,反而趾高气扬。
或许,它以为拥有了倚靠的宝剑,于是把整个身心和盘托出,顶礼膜拜,交给它们大蒜瓣来庇护。或许,它觉得有了背靠依仗的资本,于是肆无忌惮缩小自己膨胀他人,以为这样才能感到自身安全。或许,它觉得有了依恋的实操,于是惟它命是从,觉得自己深谙生活真谛,把自个当成了大蒜瓣的贴身小棉袄,今后的日子不再为小日子发愁,为生计忙活。我想。它哪里知道,正是有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才导致了自己的一生空忙、一世无成,既没有长成大个子,也没有招来主家喜欢。
展开思绪,在职时,我的同事里,就有好多酷似小蒜瓣的人。其中,就有幻化了的“倒豆子”的人,没有弯弯绕“直肠子”的人,还有不在少数的“狐假虎威”类的人……
老张倚靠老资格,沿用老套路,认谁都是亲人,说话从来不计他人感受,不管该说不该说愿听不愿听,就是噼里啪啦一个劲地直筒“倒豆子”,尤其是对新入职或经验不足的新员工,总爱为人师教训人,结果是话多必失,得罪了人还以为是对别人好。
小李依仗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是遇事不过脑子,以为别人都是自己亲密无间隔阂较少的亲兄弟姊妹,为人处事就是一个吹一个捧,让别人的强大来罩护,最终自身价值失去了创新的机会发展的路途。
大郑却是依恋着自己身居一定职务的亲戚作为情感纽带,扯大旗拉虎皮,言尽不知,结果大树倒了没阴凉,更是耽搁了自己最好的成长时光,而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拿那枚小蒜瓣来说,自己幼小不可怕,每一天都走在成长的路上,看清自己,把握导航,与大蒜瓣保持适度距离,设置好防火墙,既能保护自己,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总有一条会实现愿望。
人生,甭像那枚小蒜瓣,一味指望别人扶持呵护,就像掉到井里的人,别人救你也得由你先伸出手一样。小到蒜瓣与蒜瓣之间的黏贴,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拥有宽泛的距离,不仅能维持关系的弹性,还能在恭维别人、助力长成的同时,心里始终记得自己的那份成长愿景,从而调整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 分钟前 | 查看全部
人之间的交往,拥有宽泛的距离,不仅能维持关系的弹性,还能在恭维别人、助力长成的同时,心里始终记得自己的那份成长愿景,从而调整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