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女士 普通职工 女儿9岁
孩子使用AI一定要谨慎,家长们要注意掌控
我主张严格限制孩子使用AI的时间。现在AI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我承认在帮助人们生活的更便捷方面,AI给了很多助力。但对孩子学习方面来说,我还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更是要严格把控。比如说,我女儿小的时候为了方便她学习英语就给她买了平板,但现在她更多的时候是刷视频,看动画片,学习知识的劲头一点儿也不大,我都有点后悔给她买了。平板上还安装了AI软件,她跟AI聊天能聊一下午,还会让AI给她找动画片和视频看,现在网上各种视频都有,我真是有点不放心。
现在AI技术的发展很快,成人世界对它有很多争议,我对AI也没有足够了解,所以不敢轻易让孩子使用,过多使用不仅对孩子的大脑有影响,对眼睛也很不友好。但完全不让孩子使用也不行,AI里的知识内容很丰富,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能给孩子提供重要的情绪价值。有一次,我跟孩子发生了争吵,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孩子跟AI聊天,女儿还给自己的AI起了名字“拉皮吧啦”。与AI聊天中,女儿也会跟AI发脾气,但AI总能接住,还不停的安抚她,我当时看到真是“自叹不如”。所以像这种跟AI一起讲故事,一起学英语我都没意见,至于学数学,重要的是思维,我就严格限制孩子使用AI。直接让AI给出答案,虽然快,但扼杀了孩子的思维力。所以,在做数学作业时,我不会让她用AI。此外,使用AI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就怕她用着用着就上瘾了,反而影响了正常学习。
北京市教育工会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雷秀雅 徐伟淋
家长要因势利导,不要让孩子对AI产生依赖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孩子提供认知和情感上的支持,但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可能会出现过度依赖技术的问题,甚至影响独立思考和与他人的互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这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家长要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孩子的学习中可以提供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下进步,避免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方式。同时,人工智能提供的正向反馈和非评判性的学习环境,能够显著降低学习焦虑,增强学习动机。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确保技术的使用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是每位家长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家长应该考虑孩子的兴趣、年龄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孩子的AI工具。如果孩子对语言学习有兴趣,可以选择专注于语言学习的AI工具;如果孩子对编程有兴趣,可以选择与编程相关的AI工具。在选择时,家长要确保所选工具适合孩子的学习水平,并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比如家长知道孩子对绘画感兴趣,就挑选了一款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艺术创作的AI工具,这个工具不仅能为孩子的作品提供色彩搭配和形状的建议,还鼓励他尝试新颖的创作方式,保持了孩子的创作热情。
其次,帮助孩子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确保在学习和休息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导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比如有的家长给孩子设定了每天最多使用人工智能学习1到2小时,期间还会提醒孩子适时休息,去做一些户外活动,或者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孩子从AI学习工具中获得最大收益,又能避免孩子因过度使用电子设备而影响到身体健康。
第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数字素养。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使用AI时先自己动脑思考,只有遇到困难时再寻求AI的帮助。随着孩子对AI工具使用的频率增加,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评估AI提供的信息。比如有的孩子在学习中使用人工智能,但得到的解答与他自己的理解有些不同。此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人工智能的答案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解答方法。通过这种互动,孩子能够提高自己的判断力,避免盲目依赖技术。
第四,提供情感支持。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或感到焦虑时,家长的安慰和鼓励尤为重要。比如当孩子遇到难题感到沮丧时,家长可以通过鼓励的话语,帮助孩子恢复信心。 “没关系,妈妈相信你,再试一次,或者问问AI,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方法。”情感上的支持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学习中的难关,恢复信心继续前进。
通过这些措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发挥AI工具的优势,把握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
本报记者 任洁 周美玉 杨琳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