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助力写作】人民日报文章结构赏析(连载7)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语用研究与教学

坐住坐稳冷板凳
向贤彪
“冷板凳”,意指那些不显山不露水、不容易“吹糠见米”、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见效的行业和工作。它与名利无缘,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然而,在我们的事业中,却须臾离不开这样的工作,尤其是做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的人,更需要有一种坐住坐稳“冷板凳”的精神。那么,如何才能坐住坐稳“冷板凳”?(开篇解释先说明冷板凳的内在含义,再表述哪些工作领域需要坐冷板凳,进而以反问的手法引出主题)
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著。(分论点1,提出坐冷板凳在于坚定执著)工贵其久,业贵其专(引用论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格。(对引用的名言进行分析,说明坚定执著的重要性)无论是南仁东24年甘坐“冷板凳”,带领科研团队建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还是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潜心为国铸重器,使祖国万里海域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无不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举例论证,“无论...还是...句式,衔接科学家事例,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坚定执著品质)只有锚定目标、矢志不移,以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才能取得不凡的业绩,实现既定的目标。(对前面事例中的道理的提炼,也是对论点的升华)
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忍不拔。(分论点2,提出坐冷板凳在于坚忍不拔)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引用论证)在科学攻关的道路上,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毅力,是难以摘取到成功果实的。(对引用的名言进行分析,说明坚忍不拔的重要性)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历经380多次鼠疫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出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其精神与毅力令人钦佩、敬仰(事例论证,详细描述了屠呦呦在科研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以及她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的壮举,展示了坚忍不拔精神在科学攻关中的重要作用)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都离不开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坚持(事例论证,以典故作为论据,不仅使文章语句简洁,也让论证更加形象有力)如此,不仅能成就一番事业,还能锤炼、塑造意志品质。(对前面事例中的道理的提炼,也是对论点的升华)
要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求实态度。(分论点3,提出坐冷板凳在于求实态度)科学家甘于坐“冷板凳”,其动因在于他们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重要性分析,解释求实态度的动因,强调求实态度在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麦育种专家王辉40余年与土地为伴,为了看到麦子的“神”,在田野里一蹲就是一整天;即使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对待海水稻到底能不能在盐碱地里丰收这样的新课题,也只能在多地多年试种后才能确定答案(举例论证,通过王辉和袁隆平等科学家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秉持求实态度,说明求实态度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或缺性)尽管我们希冀在科研领域多出成果、出大成果,但研究态度却急不得躁不得,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严谨科学态度,扎扎实实从基础工作做起,有一份结果说一份话。(对前面事例中的道理的提炼,也是对论点的升华)
要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家国情怀。(分论点4,提出坐冷板凳在于家国情怀)从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大年、李保国、钟扬等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都展现出冰清玉洁的爱国之情、舍我其谁的报国之志。殷殷爱国情,使他们把个人价值同国家需要紧密对接,国家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拳拳报国心,使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做进人民的心坎里(举例论证,深入剖析家国情怀在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实际行动中的体现,使得内容更加具体和可感)正是这种“以国家之需为己任”的报国热忱和“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使得他们坐住坐稳坐热“冷板凳”,最终攀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峰。(对前面事例中的道理的提炼,也是对论点的升华)
坐住坐稳“冷板凳”,是一种敬业精业精神,是一种求实务实作风,更是成事之因、成功之道,不只是科学研究,其他各行各业也都离不开这种精神、作风。能够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有干事的火热激情又有坐住坐稳“冷板凳”的韧劲耐力,何愁事业不成、使命不达。(结尾段指出坐冷板凳精神和作风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还广泛存在于其他各行各业,是对前文论述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激励和鼓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