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天津工人报 》( 2025年11月11日 第 02 版 )
□记者孙祎 本报讯 连日来,西青区大寺镇紧扣青年职工“解压、社交、赋能”核心需求,聚力实施“青春‘寺’放夜校赋能启新航”项目,将青年夜校打造成为服务青年职工的实体阵地。 大寺镇打破传统“配餐式”服务模式,坚持“青年职工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发力,精心打造青年夜校实体阵地。为让服务贴合大家实际诉求,大寺镇依托夜校建立“需求清单”,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问卷征集等多元形式,深入机关、社区、商圈、园区等青年集中区域,围绕课程时间、授课场地、内容设置等核心要素全面问需,推动“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精准匹配、高效对接。 大寺镇还积极优化“课程菜单”,以双月为周期评估课程成效,实行优胜劣汰。今年以来,聚焦“非遗传承”“健康管理”“生活美学”三大模块,推出掐丝粉彩、燃脂健身、咖啡品鉴等课程32门,开展活动80余场,覆盖超600人次。为畅通“反馈回路”,提升效能,大寺镇创新服务模式,针对青年职工“带娃”难问题,推出“亲子共学”课程,实现“以大带小,共同成长”,有效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们还对接村居特色项目,邀请社区能人、非遗传承人,将口金包、编织篮等传统手艺转化为受欢迎的课程。”青年夜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青年夜校积极推动“校地共建”,与共建高校合作,邀请辅导员、社团骨干担任导师,将非遗鱼拓、种艺画、短视频拍摄等优质社团活动引入夜校,实现校地共赢。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寺’放青春、点亮别样夜生活——这些充满活力与向往的词句,正日益成为我们青年职工的生活新写照。”一位参与了青年夜校的职工说。 大寺镇还面向非公企业职工、网约车司机等多领域群体,开设非遗体验、政策宣讲等定制课程,并与重点企业合作开办特色活动,强化组织凝聚力。同时,结合“提振消费”,嫁接商圈业态。响应“青萃·乐享”号召,走进梅里艺术街区、万达广场等商圈,联动20余家优质商家开发课程,探索“夜校+消费”新模式,激发青年职工消费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