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世界首座千米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公铁大桥铜陵长江三桥通车
铜陵长江三桥
本报讯(记者朱润胜 通讯员董海岩)11月6日,由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山桥)参与建设的世界首座千米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公铁大桥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大桥全长11.88千米,创新采用“上层公路+下层铁路”的双层布置设计。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下层承载两线设计时速250公里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两线时速160公里的普速铁路,实现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多功能立体化通行。大桥具有跨度大、荷载重、结构新等特点,主桥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为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应用,其跨度在公铁分层布置的同类型桥梁中位居全球第一。该结构兼顾斜拉桥的稳定性与悬索桥的跨越能力,在提升荷载能力的同时有效增大跨度,充分满足两岸通行需求。
中铁山桥承担了大桥共计3.3万吨钢结构的制造与拼装任务,负责制造的30个钢梁整体节段涵盖悬索区、斜拉区及交叉区三大区域。由于不同区域需采用不同的钢梁架设方式,钢梁受力体系复杂、刚度差异显著,线性控制难度大。在制造过程中,中铁山桥应用了板单元自动组装与智能焊接、桁梁杆件数字化制造、连续匹配拼装等先进技术,有效保障了板单元、上下弦杆等主要构件的组装精度、钻孔精度、焊接质量及节段拼装精度。在架设阶段,边跨采用顶推法施工,中跨斜拉段采用单悬臂架设,悬吊段则利用缆载吊机从跨中向桥塔方向安装,最终在斜拉与悬索交叉区实现合龙。高精度、高质量的制造工艺为各区域钢梁节段的顺利架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推动了大桥的顺利合龙与通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