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日益临近,一场数字巅峰对决即将在福建省福州市拉开帷幕。在这场国家级的技能盛会中,福建省21人的集训队中福州独占8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他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和精湛的技艺,为家乡荣誉全力冲刺。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
清晨6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来自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陈宇衡和队友们就已经开始了5公里的晨跑,迎接一天的挑战。
“一开始为了追求速度,无人机降落精度总是不理想。”陈宇衡坦言,“但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在速度与准度间找到平衡,降落成功率大幅提升。”从理论知识的背诵到实操动作的千锤百炼,这位年轻的工匠在脱产集训中飞速成长,正以饱满的热情向着国赛发起最后冲刺。
“无人机集训的知识信息量相当庞大。”谈起此次备赛的难度,福建省集训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工种教练陈杰介绍,“此次大赛考察内容跨越了无人机制造、检修、系统研发和复杂应用四个方向,涉及多个领域,涵盖知识极其庞杂。”
数据安全管理员
与此同时,同样来自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的数据安全管理员郑原俊在另一个集训基地里奋勇争先。“目前整体备赛进展顺利,确实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难点。”对此,郑原俊选择了“向下扎根”,“从机器学习的底层原理学起,先深入理解模型的工作机制,再去思考数据安全在模型全生命周期中的切入点,以此来把握考核的重点。”这种追本溯源的钻研精神,正是工匠精神在数字时代的生动体现。
集训的备赛方案充实而科学。“集训严格对标国赛标准,在时间上按3:7比例分配理论和实操课程,并多次组织内部模拟竞赛,对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确保每一位选手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战国赛。”福建省集训队数据安全管理员工种技术指导介绍道。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为了更好地备战全国大赛,来自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李朝权给自己制定了“巩固-突破-复盘”的备赛日程:从清晨的技术复盘,到日间的模拟竞赛训练与薄弱项巩固,再到晚间的团队研讨与理论学习,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李朝权的拼搏精神,是整个福建队备赛状态的缩影。据教练胡恒介绍,集训采用“集体标准化筑基+个人差异化精进”的双轨训练模式,在掌握通用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根据选手技术薄弱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精准弥补个人能力的缺口。
据悉,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福建福州举办,该赛事连续两届落地福州。大赛决赛设“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3个决赛工种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无人机驾驶员”2个观摩工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2支代表队参赛。目前各代表队均在紧张备赛当中。(林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