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回复: 0

别把消息写成人物微专访——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文字消息为例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斌之絮语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1113083354.jpg
     
     宁夏日报消息《百万农村群众实现从“喝水难”到“喝好水”的历史性巨变 西海固“水故事”讲到联合国》获得了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这篇消息在写作上有几个不足:第一,它截取了启迪水联网(银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超在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上的演讲发言,没有采访其他任何人,通篇只有一个新闻来源,宛如一篇微型的人物专访;第二,它的导语太长,有153个字;第三,它在报道中提到了一个令人陌生的术语“彭阳模式”,未做任何解释,令人一头雾水;第四,它的双行标题都是虚标题,这不符合消息标题制作的原则,要么都是实标题,要么至少有一个是实标题。

      该消息有五个自然段,除了第一自然段导语以外,主体的四个自然段都是根据启迪水联网(银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超在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上的演讲发言转述或引用的片段(如结尾)。这种对材料的加工不符合消息体裁客观、公正、平衡、全面、溯源等报道原则的基本原则,更像是特稿中的人物专访。我们知道,人物专访是记者对一个名人或一个新闻人物进行的一对一(one on one)的面对面(face to face)方式的采访,我问你答,特别适合传统媒体时代的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时代的视频节目,文字报道为了篇幅简短、可读性好,会在访谈结束后,由记者转述,概括受访者的谈话,穿插富有个性、表达当事人情感和独特见解的直接引语,在记者的文字叙述与受访者口语表达中进行调适,力求文风活泼生动。该消息的风格恰似微型的人物专访,它除了杜超这一个新闻来源外,再无其他信源。这样写消息,采访环节就失范了。

      按照消息体裁多信源的要求,记者在联合国的会议厅现场至少要采访一个第三世界,如非洲或中东欠发达国家的代表,他(她)的国家面临着与中国宁夏西海固同样缺水的困扰,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同时,记者还应该观察现场,用一句话叙述杜超演讲结束后与会代表的反应。如此,这篇消息才会拥有完整、全面,客观、平衡的事实信息。遗憾的是,记者在现场仅仅扮演了一个观众的角色,只是围绕着杜超的演讲建构报道文本,似乎其他国家的观众不在场,似乎现场没有任何动静值得记录下来。记者的采访意识不到位,白白浪费了这么宝贵的采访机会,导致写出来的文字消息通篇围绕一个演讲人说事,信息量不足,事实单调不全面。这说明,记者在跟团出发去纽约联合国总部报道此事前,编辑部没有认真策划这次重要的报道方案,记者也缺乏新闻实践经验,没能独当一面完成好这一重要新闻的采访任务。采访质量决定写作质量,采访有缺憾,获得的事实信息不完整,只能写成这样一篇自己认为是消息,实际上像人物微专访一样的报道,令人惋叹。

       再来看它的导语:

      近50年来联合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涉水专题会议——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于3月22日至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在 “水资源、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启迪水联网(银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超受邀发表了“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推动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供水数字化改革”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分享了中国智慧和“宁夏水方案”。

       这个导语有两句话,都挺长,第二句话特别长。消息导语最长也就两句话,但都得是简单句才合适,不能是复句。该导语第一句话是新闻背景,它的作用是衬托新闻主题,烘托新闻价值的,它不是新闻的主题,不该放在导语开头的位置,不该放在该消息第二句主题句的前面。第二句话是该消息的焦点,但它缺少了时间要素,也不简洁。

      根据该文记者填报的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推测,这件事应发生在3月24日,消息导语要提供最新鲜最具体的时间要素,不能含糊其辞。该导语第二句话长的原因在于:1.会议的名称长;2.演讲人的身份介绍长;3.演讲稿的标题长。要想让这个导语短下来,就得对症下药,让这些偏长的文字变短一些。如果我是该报新闻编辑,我会这样改写导语:

         3月24日,一场关于宁夏西海固农村供水数字化改革的主题演讲在联合国总部的xx会议厅举行,百万中国农民从“喝水难”到“喝好水”的故事吸引着参加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的各国代表。

       这样写,导语只有83个字,比原作少了70个字。它使得该消息的主题更集中、更突出。我前面说过,原导语第一句为新闻背景,不宜放在导语的开头位置。其次,演讲者的公司不是知名品牌,演讲者也不是名人,没有新闻价值,宜在新闻主体(第二自然段)中补充介绍,这是我们建构消息导语的技巧。

       再谈谈它的第三个不足,在该消息的自然段中记者提到了西海固地区探索出了农村供水的“彭阳模式”,什么是“彭阳模式”呢?记者并没有对这个专有名词进行准确通俗的解释,这就给受众带来了理解新闻的困惑。最后说说标题,该新闻标题宜改为:中国宁夏农村供水数字化经验受到欠发达国家关注    西海固“水故事”讲到联合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