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欧盟气候新政在妥协中出台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际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智勇
  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举行,呼吁全球携手为应对气候危机寻找共同解决方案。为避免在此次COP30的关键时刻突显内部分歧,欧盟理事会在大会开幕前夕宣布各成员国就修改《欧洲气候法》达成一致并形成立场文件,批准欧盟及成员国更新2035年减排目标。
  欧盟的气候新政守住了此前提出的中期气候目标——到2040年,将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90%。但为实现这一政治共识,协议中明确嵌入了以“紧急制动”和国际碳信用为核心的一系列“灵活性”条款。这些技术性“松绑”维系了欧盟的基本体面,但其理想的成色也被明显稀释,暴露出在地缘冲突与经济压力之下,欧洲绿色转型所面临的深层矛盾与内部分歧。
  欧盟气候政策的调整并非偶然。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青年调查报告,物价和生活成本上涨已超越气候变化,成为欧盟年轻人最关切的议题。这一民意的变化,迫使决策者重新审视其政策的落地路径。
  欧盟立场文件引入的新措施包括:成员国可自2036年起通过购买国际碳信用额度,抵消不超过1990年排放总量5%的减排任务;允许成员国在不同领域和政策工具之间灵活调配等。在不影响整体进展的前提下解决个别领域的减排不足问题等。同时,欧盟理事会提出设立审查条款,允许欧盟委员会在一定条件下提出气候法修订案,对2040年减排目标进行调整。此外,欧盟理事会还决定将针对建筑和道路交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时间从2027年推迟至2028年。
  本次协议中的“灵活性”条款,是欧盟气候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欧盟在坚持长期气候愿景的同时,正式承认了各成员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与转型起点上的巨大差异。
  “灵活性”条款出台的背后,还有一场关乎各国产业命运与前途的角力。德国的关注点在于保护工业竞争力,新的条款规定,若欧盟产业被评估因气候政策面临严重风险,可触发审议并调整减排路径,这实质是欧盟将各国产业竞争力提升至与气候目标近乎同等的法律地位。法国的战略考虑则围绕核电展开。作为支持整个协议的前提,法国成功推动将使用国际碳信用额度写入文本,为法国核电争取未来战略空间,并将其视为低碳技术组合的核心。
  这场博弈表明,欧盟的气候政策本质上是经济竞争力、能源战略与区域公平的综合较量。在彼此矛盾的多重目标间取得平衡,是欧盟气候政策的核心困境。在欧洲,经济竞争力与气候雄心的矛盾空前尖锐,产业界担忧过快的转型将导致投资外流与产业空心化。同时,社会公平与转型成本的矛盾依然无解,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即是前车之鉴。此次将针对建筑和道路交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时间推迟一年,正是出于对可能引发新一轮社会抗议的担忧。
  从长远看,欧洲产业只有通过技术突破降低绿色技术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竞争力与社会公平的担忧。因此,欧盟在电池、氢能、循环经济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将是未来决定成败的基石。
  当前,在“多速欧洲”的现实下,欧盟的绿色转型只能在妥协中前行。如何解决统一规则与差异执行间存在的矛盾,将长期考验欧盟的治理智慧。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4日 1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