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小事不出班组 大事不出区队 ——焦煤集团古汉山矿的“枫桥”答卷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李萧伶 通讯员 朱继梅
  今年以来,焦煤集团古汉山矿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用制度托底,以温情赋能,走出了一条“小事不出班组、大事不出区队、矛盾不上交”的和谐矿区建设之路。

三级联动架起“连心桥”
  把职工的“柴米油盐”放在心上,用真心换真心,让诉求渠道成为党群干群的“连心桥”。焦煤集团古汉山矿构建起了“矿领导班子+机关科室+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通过线上企业微信问卷、意见箱实时收集诉求,线下每月开展“11号联络站”等活动,让职工诉求“有处说、有人听、有人办”。
  今年年初,针对“街头随机采访”时收集到的“职工宿舍空调制热效果差”“班车路线不合理”等诉求,矿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科室和办结时限。服务公司5天完成3栋宿舍楼206台空调的检修和风盘冲洗;办公室联合工会调研17个基层区队,科学调整班车停靠站点和路线,让职工通勤时间缩短10分钟。截至目前,138项基层难题处结率达100%。
  该矿同时还推出16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明确办理流程和时限。如今,“小事不拖延、大事不推诿”成为全矿干部职工的共识,职工满意度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领导包案啃下“硬骨头”
  为积案化解按下“加速键”,实行“一案一策”,由分管领导牵头、专业科室指导、信访部门督办,确保每一起案件都有专人管、有方案推、有结果回。
  今年3月,职工刘某因受他人恶意蛊惑,多次通过网络平台恶意举报,引发矿区职工议论。包案领导当即成立专项工作组,积极与司法部门配合,调取近两年的井下工作量台账、验收记录,约谈相关班组职工20余人次,最终通过司法程序固定证据,还原了举报事项的真相。工作组还多次上门与刘某沟通,讲解相关政策法规,最终让他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撤回举报并公开道歉。
  典型案例的成功化解,既维护了矿区管理的严肃性,也践行了“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联合调处织密“一张网”
  为从源头化解矛盾,该矿持续畅通信息上报渠道,形成“排查—上报—转办—督办—反馈”的化解闭环,真正将“枫桥经验”落实到最基层。
  工会“两站一室”成为矛盾调处的重要平台,全年提供爱心服务6221人次。今年8月,掘一队两名职工因工作配合发生争执,影响到班组生产。“四位一体”调解员和双方班组长邀请两人一起座谈,让他们敞开心扉说出不满,调解员采取拉家常、讲道理的方式,从团结协作、同事情谊角度耐心劝说,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后续工作中配合得更加默契。
  此外,该矿整合信访、工会、劳资、安检等部门力量,针对劳动争议、薪酬福利等不同类型矛盾,组建专业调解小组,“联合办公”调解矛盾纠纷,这一模式因高效、温情被全省推广。

制度创新筑牢“防火墙”
  该矿还将制度创新作为筑牢信访稳定“防火墙”的核心举措,推行管理人员“周谈心谈话”制度,倾听职工心声、解决实际困难。
  采三队职工赵某因妻子早产住院,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情绪低落。区队干部在每周谈心中得知情况后,及时向矿工会申请了困难职工帮扶金,并组织班组职工捐款,帮助他渡过了难关。截至目前,“周谈心谈话”制度已累计解决职工生活困难、家庭变故、工作压力等各类问题230余件。
  同时,该矿严格落实队务公开制度,将考核标准、考勤记录、工资明细等定期公示,接受职工监督。还规范了困难帮扶、评优评先等工作流程,确保每一项工作都阳光透明,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