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群众杂志
场景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场景”一词引发热议,变成了“热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场景”?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场景是源于影视领域的一个概念,近年来被引入到了经济、社会、科技和产业等领域,可以理解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
李春临表示,在场景中进行的是系统性的验证,既有技术产品、配套基础设施的“硬验证”,也有商业模式、制度改革的“软验证”,因此也可以说是体系化的“社会性中试”。当前,场景已经成为关键的创新资源,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
更加具体的介绍,请看下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春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的有关部署, 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上周五这个文件已经全文向社会公布,文件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场景这个“新词”一下子变成了“热词”。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首先,什么是场景?场景是源于影视领域的一个概念,近年来被引入到了经济、社会、科技和产业等领域,可以理解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在场景中进行的是系统性的验证,既有技术产品、配套基础设施的“硬验证”,也有商业模式、制度改革的“软验证”,因此,也可以说是体系化的“社会性中试”。比如,今天的发布会就是一个应用场景,早年大家参加发布会都是拿笔记录,回去再打到电脑里。现在,我们有无线麦克风、有同声传译、有机器转录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每个人面前都放着电脑,拿着手机、录音笔等转录设备,现在的记者比过去的记者工作要便捷得多,手段丰富得多。假设说,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你们不去用,它就不可能在市场上推广。我们讲的这些场景应用,就是新时代新闻发布场景的一个缩影。现实中,有些新技术新产品刚刚出现的时候,由于缺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用案例少、应用效果缺少数据积累和验证支撑,导致其进入市场时容易面临障碍,“英雄也无用武之地”,书架上的创新成果到不了货架上,“新技术”被拖成了“老技术”。场景就是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放在一个具体情境中来应用,来验证,为新兴事物提供展示应用的舞台,加快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比如,历史上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就是新技术新产品通过不断丰富的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典型例子,从最早的司南,到航海中的罗盘,再到今天用的磁针,各类场景推动了指南针的迭代,也让指南针走向了全世界。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场景已经成为关键的创新资源,可以说场景就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综合性创新载体。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的场景培育开放工作涉及了很多新领域,有很多新目标,比如前不久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就是强调人工智能在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的应用;再如无人系统新技术近年来在森林防护领域场景有很多应用,以往要靠人工翻山越岭巡护、靠人眼观测火情、徒步喷洒防虫害的药物,非常辛苦,现在用上了无人机新设备,不仅视野更广、反应更快,也更加灵活机动,防护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制约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要素资源更顺畅地进入新业态新领域,如何加快完善数据等新型要素领域相关规则,如何进一步开放、挖掘和统筹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场景资源等,都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场景培育和开放就是推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抓手。此次制定出台《实施意见》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这种新方式,发挥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拓宽拓深市场准入,畅通要素自由流动,优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金石”,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加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