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取暖神器”暗藏低温烫伤隐患 警惕冬季“温柔杀手”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泰山晚报
2025年11月11日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许多人会在被窝里放入热水袋、电暖宝等“取暖神器”,然而有些人第二天醒来后发现,皮肤与“取暖神器”接触的地方竟然出现了大水疱。这些水疱就是低温烫伤导致的。

  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现身说法,晒出了自己被低温烫伤的经历,并提醒大家小心使用“取暖神器”。

  据统计,“取暖神器”使用不当导致的烫伤,占所有低温烫伤的43.69%。低温烫伤不仅会导致皮肤长水疱,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一、什么是低温烫伤?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与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低温烫伤发生初期,触及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二、低温烫伤伤害有多大?

  低温烫伤,接触时间是关键,其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逐渐加重。

  研究显示,即便是相对低温的物体,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发红、肿胀、水疱等症状。

  最“极端”的温度是44℃。根据研究,成人皮肤感知疼痛的阈值略高于43℃,温度达到44℃持续接触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损伤。从44℃到60℃,组织损伤的速率随着温度的线性增加呈对数增长。

  三、44℃是什么概念?

  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至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形成烫伤了。尽管这类烫伤的创面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疱、发白,但实际损伤可能深至皮下组织、肌肉等,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

  四、低温烫伤的表现有哪些?

  烧烫伤一般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而低温烫伤不仅可以导致Ⅰ度、浅Ⅱ度这样相对浅度的损伤,也可能造成深Ⅱ度或Ⅲ度的深度烧伤。

  皮肤发红,出现红斑:这是低温烫伤最常见的表现,属于Ⅰ度烫伤。

  皮肤出现水疱:这是低温烫伤的进阶表现,属于Ⅱ度烫伤。根据水疱的大小、烫伤的深度还可以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

  皮肤出现焦痂改变:这是低温烫伤导致的深度损伤表现,属于Ⅲ度烫伤。受伤局部区域皮肤发干变硬,没有弹性,疼痛感不明显。

  五、低温烫伤后如何处理?

  冲:马上进行“冷处理”!尽快用洁净冷水(15℃至20℃)轻轻冲洗15至20分钟。

  脱:小心除去衣物,但如果烧烫伤严重,皮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开、剥离,保留粘连皮肤部分,注意不要挑破水疱。

  泡: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盖: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注意不要压破水疱。

  医:除非轻微红肿可以自行处理,一般受伤后应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温馨提示

  在使用冬日取暖用品时一定要谨慎,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同一部位皮肤接触最好不超过30分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糖尿病患者、醉酒者以及远端肢体血运障碍者,往往因感觉较迟钝,容易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取暖用品。

  据泰安市应急管理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