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劳动经济学会工会与劳动力市场专业委员会成立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劳动经济学会工会与劳动力市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迈向“十五五”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讨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会上,劳动经济学会工会与劳动力市场专业委员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傅德印在致辞中表示,工会与劳动力市场专委会的成立,将推动劳动经济研究与工会理论实践研究深度融合,促进劳动经济领域学术研究深化创新。希望专委会坚持正确方向,立足中国国情,聚焦现实问题,开拓进取,产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劳动经济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劳动经济学会秘书长张彦海认为,面对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影响,如何有效发挥工会作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共同富裕,如何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他强调,工会与劳动力市场专委会应聚焦新时代的劳动经济问题,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十五五”时期劳动力市场趋势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副部长李实提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改革的关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党的全面领导与工会牵头抓总的关系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十大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在分析我国就业结构变化时强调改革开放对就业创造的重要作用,提出来自市场、消费、技术、就业形态等方面变化给我国增强就业韧性带来的新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屈小博深入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包括青年群体供给和失业存量压力,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结构性错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并对宏观应对政策做出讨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罗楚亮解析了青年失业率上升趋势的若干来源,使用最新计量经济方法考察了经验、世代、时期、教育效应对青年失业的影响份额。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经济学院院长纪韶提出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当前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面临的若干挑战并提出相应政策启示。

在专题发言环节,多位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数字经济对灵活就业的影响、劳动力素质提升路径等前沿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

据悉,劳动经济学会成立于2016年,是我国劳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此次专委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强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对接,为我国劳动经济事业发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贡献智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张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