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近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营运科内燃机车显示屏突发失灵故障。该矿技术能手、副司机长王佳祥迅速介入,按照“精准诊断——无损拆解——细致更换——专业校准——关联排查”五部流程,很快解决了问题,此次处置不仅保障了内燃机车微机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还省下了大额维修费用。 王佳祥的这次“神操作”并非偶然。在日常工作中,他便是同事们口中公认的“技术大拿”,善于钻研,勇于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关。而这次依靠自身高超技术解决问题,也让他自己获得了矿上发布的“百千万”创新创效技术专项奖励,这笔可观的奖金让“技术创造价值”有了最直接的体现。 一直以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工会始终把高技能人才作为推动企业安全高效发展的核心力量,构建以技能价值为导向的多元化奖励机制,通过设立“百千万”创新创效奖、“五小”创新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奖等一系列奖项,鼓励员工围绕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性能改进、安全隐患排除等方面提出有效方案,并付诸实践、产生效益。同时,矿工会也会按照透明化的奖励标准给予员工相应额度的资金奖励,从而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练本领、解难题的内生动力。 此外,工会还推行“技能津贴”制度,对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在岗位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骨干,按月发放数额不等的技能津贴。并在年度评先评优、劳动模范选拔中,以技术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让技高者既能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也能获得荣誉。通过“即时奖励+长期津贴+荣誉激励”的组合拳,让身怀绝技的技能人才在收入上“高人一筹”,拥有令人羡慕的“钱景”。 除了看得见的“钱景”,吕家坨矿更为技术能手铺设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为技术人才打开通往管理岗位的通道。 该矿大力推行“以能力论英雄,凭实绩用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定期举办技术比武、“一序一标”实操演练大赛等活动,以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标准。 准备一区员工董席强便是这一机制的直接受益者。几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采掘电钳工,但他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扎实的电气设备维修技术,多次在公司和集团级别的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更是多次解决制约生产的机电难题。他过硬的技术能力和沉稳负责的工作态度被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因此,在班组长的公开竞聘中,董席强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组织能力脱颖而出,走上机电班长的岗位。 “以前总觉得把技术练好就行了,没想到公司这么重视我们技术工人,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发展平台。”董席强说。如今,他不仅负责班组的日常管理,还肩负着传帮带的重任,他的班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提升显著。 董席强的成长经历是吕家坨矿为技高者铺设“星光大道”的一个缩影,更是“钱景”与“前景”双轮驱动,让技高者的“技术饭”吃出甜头、吃出奔头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矿工会还将继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进一步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河北工人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张纳军 任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