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已见刊] 履带式液压退锚车搞定锚索拆卸慢、险难题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履带式液压退锚车搞定锚索拆卸慢、险难题(图2幅)
◎李可可

“成了!咱们自主研发的履带式液压退锚车,在丁5、6-32020采面一投用,就把锚索拆卸慢、险的难题给彻底解决了!”10月18日,提起锚索拆卸,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股份六矿采煤区党总支书记张高杰难掩兴奋地说。
在煤矿采面回采过程中,拆卸锚索不仅是一项重要的降本增效工作,还能确保采空区顶板按时垮落,为安全高效采煤创造条件。近两年来,随着井下地质条件愈发复杂,该矿顶板和巷道两帮的管理难度陡增,为保障安全施工,全锚索支护成了井下工程的“标配”。随着全锚索支护范围的不断扩大,拆卸锚索任务就越来越繁重。“以前每班5名职工铆足了劲干,最多也就拆卸2排锚索。更让人担心的是,高空作业时,大家得踩着支架来回挪动,脚下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危险。”张高杰回忆说,“人工拆卸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今年年初,为确保井下工程高质量推进,该矿领导班子在安全生产会上明确要求,研制一款高效拆卸锚索的新设备来破解这一难题。技术团队立刻行动起来,王磊等技术人员连续半个月跟着职工在工作面观察作业流程,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利用矿上闲置的三轮车架子当基础,加装液压行走装置和人工拆卸锚索装置,制作一款退锚车。画图、焊接、调试,第一代退锚车终于赶制完成。
可是,第一代退锚车投用后,虽然提高了一点工作效率,但是不少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是在底板不平或水煤区域作业时,退锚车会出现行走不稳定、打滑的情况;二是操作时,只要一用力就会出现锚索头对位偏差的问题;三是不能实现自动化操作,需要职工辅助对准锚索头,劳动强度下降不明显。”张高杰如是说。​
丁5、6-32020采面是该矿今年的重点采煤工作面,采用全锚索支护的方式施工,于6月底正式进入高效采煤阶段。锚索拆卸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采面的推进节奏,容不得半点耽误。因此,在该采面施工前期,该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下井进行调研论证,不仅对第一代退锚车提出快速升级要求,还积极联系有资质的相关企业,与他们共享第一代退锚车升级要求及矿井实际生产需求等信息,推动其尽快把第一代退锚车升级改造为第二代。
与此同时,该矿技术人员也针对第一代退锚车的不足之处进行反复改进。为解决其行走不稳的问题,他们把轮胎更换成了履带式底盘,提升设备稳定性;为实现锚索头精准对位,设计出可180度旋转的摇臂装置,既能拆卸锚索,又能直接切除锈蚀损坏的锚索,提升设备可操作性;为了实现智能操作,技术员们反复调试传感器参数,让设备能根据现场情况自动调整工作参数。
经过数月努力,该矿第二代退锚车——履带式液压退锚车终于研制成功。升级后的退锚车采用履带移动,无论在底板不平区域还是水煤区域,都能稳定运行;车尾部配备稳定作业液压杆,作业时即便液压装置发力,车辆也不会晃动。同时,摇臂可以灵活地旋转、伸展,精准对接锚索头,除高效拆卸锚索外,还能切除锈蚀损坏的锚索。值得一提的是,新设备还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工作参数,保障锚索拆卸的完整性,确保作业安全高效。
8月5日,这款履带式液压退锚车在丁5、6-32020采面成功投用,成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以前5名职工干一班,最多拆卸2排锚索;现在2名职工操作这台设备,一班至少能拆卸4排,效率提升了6倍以上。更重要的是,职工再也不用进行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彻底消除了。”张高杰自豪地说。
如今,履带式液压退锚车已经在综采一队施工的丁5、6-32020采面稳定运行。该队不仅安排青年骨干专职负责退锚车的运输、安装调试、维护使用等工作,还积极向矿领导、厂家人员反馈使用情况,为新设备后续更好地适应矿井不同采面生产需求奠定基础。“等设备运行一段时间、积累足够数据后,我们打算在摇臂上加装漏斗对位装置,让锚索头对位更精准,效率再上一个台阶。”张高杰信心满满地说。
图1:技术人员研制的履带式液压退锚车 【技术创新】图1:技术人员研制的履带式液压退锚车.jpg
图2:技术人员讨论履带式液压退锚车升级改造方案 【技术创新】图2:技术人员讨论履带式液压退锚车升级改造方案.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