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复制”师傅,“粘贴”出另一个自己

发表于 昨天 2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复制”师傅,“粘贴”出另一个自己(图2幅)
◎宋展

一夜秋雨,微凉的秋风裹挟着细雨后的湿润气息,拂过半山腰的220千伏峰山变电站。10月10日的主变压器停电现场,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四班副班长王泽龙紧了紧身上的工装,踏着湿漉漉的水泥地面,与同事快步走向设备区,进行当天操作前的安全措施检查。这是王泽龙入职变电运维岗位的第4年,也是他离开师傅,以副班长的身份,独立负责的第一个秋检现场。
他与师傅张晶的师徒情谊,始于2021年11月25日。从那一天起,这位已在变电运行岗位耕耘33年,曾7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屡获“技术能手”等荣誉的运维老兵,就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他跟着师傅从进站巡视到倒闸操作,从应急抢修到保电值守,一同就餐一同工作,时间久了,两人的身形步态变得像是复制一般。
“晶工,你来啦!”空旷的峰山站门口突然传来一声热情的招呼。王泽龙下意识回头,发现原来是新入职的员工将他误认作了他师傅。王泽龙会心一笑,这样的误会已不是头一回,同事们也总说,他们师徒实在容易让大家搞混。回身时,安全鞋踩在积水洼上的啪嗒声,伴着入秋的天气,让他恍然间想起刚入职时,也是在这样的雨后天气,他跟着师傅第一次踏进了变电站。
2021年11月,王泽龙刚分到变电运维一班。入职第一天,以为没有机会出现场的他,便埋头对着变电站一次系统图,试图捋清屏幕上复杂的“精益运维”系统。这时,一只有力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肩,师傅张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泽龙,走!戴好安全帽和工器具,跟我去现场看看。”
彼时淄博已值初冬,寒风带着些许湿冷。第一次进站,王泽龙不自觉地紧了紧工装领口,硬化的水泥路面在冬日下泛着清冷光泽,偌大的主变压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声,震得他耳膜发颤,空气中尽是绝缘材料和绝缘油特有的气味。尽管专业对口,但真实的变电站环境仍远超出书本描述。看着老师傅们熟练地散开巡视,王泽龙站在原地,一时有些茫然。张晶看出他的无措,招手道:“别愣着,跟我走。”
穿过围栏,近距离面对这台运行着的变压器,王泽龙内心不免紧张。张晶放缓语气,细致讲解:“变压器是变电站的‘心脏’。你听,这均匀的嗡鸣声说明运行正常。”他从结构原理讲到巡视要领,从日常点检延伸到特殊工况,把一台主变层层分解,讲得透彻清晰。
来到端子箱前,王泽龙主动申请实操刚学的内容。认真完成端子头检查后,他见师傅微微点头,便放心地伸手欲直接触摸驱潮加热装置,却被张晶迅速摁下:“先用手背试探温度,就像这样——”师傅粗糙的手背在装置上方快速掠过,“万一设备故障,你刚刚直接用手触碰很容易受伤。站内设备都是高压带电运行,安全就是一个个规范动作来保证的。”进入现场的第一天,王泽龙便深刻体会到,安全规范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每一个细节的职业习惯。
2024年初,经过多轮选拔,王泽龙获得参加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的资格。张晶得知后格外欣慰,鼓励道:“好好准备,争取拿个一等奖!”
备赛期间正值春检,班组任务繁重。王泽龙白天参加培训,晚上返回工区加练。起初他独自摸索,进展缓慢。直到某个春夜,张晶完成送电任务后,回到办公室准备下班,抬头看到那实训室顶灯在一片漆黑中孤零零亮着,他原本迈向停车场的脚尖又转向了实训室。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夜里,窗外主变的低频嗡鸣声与师傅低沉的指导交织在一起:“手腕再稳些”“注意听继电器吸合的声音”“这个参数要记牢”……随着比赛临近,王泽龙的心底不免越发紧张和焦虑起来。为了提高操作完成速度,疏忽了确认步骤,只凭经验接入保护线路,让设备发出刺耳的报警声。这种低级错误,不出意外地得到一顿狠狠的批评。见徒弟的头越来越低,张晶递过一瓶带着凉意的矿泉水,语气缓和道:“时间进入倒计时,心浮气躁是没用的。既然选择参赛,就要全力以赴。标准是100分,我们要朝120分努力。”望着师傅殷切而坚定的目光,王泽龙洗了把脸,重新拿起工具,继续投入训练。
决赛当日,当第一时间得知王泽龙以出色表现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时,师傅的笑容格外欣慰,眼角笑纹里都洋溢着自豪。
2025年5月,新建成的220千伏舍庄站进入投运冲刺阶段。清晨6时,晨光微熹,师徒二人和班组人员便已抵达现场,站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站内新设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鼻尖弥漫着新设备未散去的气味。从设备状态确认到保护定值核对,从开关分合到送电序列执行,每一项操作都需多人协作、严格对点。中午时分,师徒二人浅绿色工装的后背都浸出了大块汗渍,安全帽内衬也完全湿透。
师徒二人一直工作到凌晨2时,应急照明灯亮起,零星飞虫在灯光下飞舞。持续工作近15小时的王泽龙已显疲态,安全帽下的额头被压出一道红痕。张晶注意到徒弟眼中的血丝,递过一瓶矿泉水,低声说:“下一波操作间隙你去休息室靠一会儿。”王泽龙犹豫着摇头,不忍独自休息,想继续坚持,师傅却拍拍他的肩说:“工作不能逞强,这个季节作业要特别注意状态调整。新站送电是场持久战,要保证每一步操作准确无误,保持体力和精力更重要。”简短话语中透出的关切,让王泽龙再次感受到师傅传授的不仅是技术。
寒来暑往,两人一同穿梭在每一座变电站里,并肩走向设备室的身影,安全鞋踏在地面上发出整齐的声响,越发默契高效的工作沟通。有同事笑言:“你们俩这步调侧看就是一个人,准备准备可以去参加阅兵了。”这样的默契,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年累月共同奋战形成的习惯。
前不久,王泽龙因过硬的业务能力,开始担任其他片区班组副班长,虽与师傅见面机会少了,但张晶的教诲始终伴随左右:每次巡视设备,指尖触碰微凉的设备外壳时,总会浮现师傅强调的安全要点;每次指导新人,闻到变电站内特有的气味时,总会沿用师傅传授的方法;每次面对挑战,夜深人静时,总会记起那些深夜里师傅的鼓励与陪伴。
师徒结对,传的是技艺,承的是担当,帮的是成长,带的是作风。回望来路,王泽龙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张晶用30余年的坚守和专业精神,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而王泽龙的快速成长,也折射出师带徒传统的价值。
如今,在峰山变电站的秋检现场,王泽龙细致核验安全措施的身影,与当年的张晶如出一辙。秋风掠过设备区,远处山林的清新气息一如他第一次入站时的味道。这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责任、作风与初心的接力。正如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光芒相映,彼此照亮前行的长路。

图1:张晶(右)向王泽龙讲解主变运行规律 图1:张晶(右)向王泽龙讲解主变运行规律.jpg
图2:张晶(右)向王泽龙讲解110kV开关汇控柜操作细则 图2:张晶(右)向王泽龙讲解110kV开关汇控柜操作细则.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