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济宁能源花园煤矿:一线工时“做减法” 职工幸福“做加法”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煤炭报 作者:仇文 孙保龙 陈清喜

“以前井下忙生产加上现场交接班,动辄工作八九个小时是常态,现在矿上明确现场7小时工作制,一线职工也能按时升井吃上热乎饭,干活都更有劲儿了!”近日,济宁能源花园煤矿掘进工区党支部书记吕英祥的感慨,道出了一线职工的共同心声。

今年10月以来,花园煤矿聚焦“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升工作幸福感”目标,以“精准施策、严格考核”为抓手,推动工作面工作时长“瘦身”,从日均7小时20分钟逐步压缩至7小时以内,用工时“做减法”的方式,对一线职工的幸福“做加法”。

针对井下一线采掘工作面等区域路途较远、交接班效率低、区队管理人员为赶进尺而延迟升井等问题,该矿党委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有效杜绝了“人为延迟升井”现象。在优化入井流程方面,通过精简班前会流程提高会议效率,增加副井大罐单次运载人员数量,同时开通采掘一线员工快速专用下井通道,确保一线员工集合后15分钟内完成集中入井。

在严控交班人数方面,合理确定掘进迎头、采煤工作面的交接班人员数量,明确交接班时限,规定超出时限将进行相应考核,从源头上避免因人员过多、交接时间过长导致的延点问题。

考核标准也进一步得到明确。自11月1日起正式实施“采掘一线7小时工作制”,倒逼区队提升生产组织效率。“现在物料提前入井,交接班人少不拖沓,干活节奏更紧凑,反而能提前完成任务。”该矿掘进工区技术员曲冲说,该制度实施后,延点现象彻底杜绝,职工升井后有了更多休息时间。

“缩短工时不是降低标准,而是通过优化管理实现‘效率升级’。”花园煤矿党委书记、矿长辛光明在调度会议中多次强调。

为确保工时压缩后生产效率持续稳定,花园煤矿同步实施了三项协同保障机制。其中,考核激励巧设兜底机制,研究制定生产任务考核减免方案,允许当班超额进尺抵扣前期欠尺考核,月度总进尺达标可按比例返还生产考核金,实现职工“干得多、罚得少”的良性循环。

工时“瘦身”,幸福“加码”。“以前下了班累得只想躺平,连陪孩子写作业的力气都没有,现在到点就能回家,还能陪家人一起吃顿热饭,孩子都念叨‘爸爸终于不再总缺席晚饭了’。”综采工区职工张兆背脸上满是笑意。掘进工区职工马队则说:“休息够了,第二天入井干活更有精神头,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疲惫感。和家人的矛盾都少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