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深圳地铁14号线信号一工班 19人抱团攻坚3载,把一个新团队“攻”成优秀班组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地铁14号线信号一工班
19人抱团攻坚3载,把一个新团队“攻”成优秀班组(图4幅)
◎许雪燕

【班组简介】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号中心通号六车间14号线信号正线一工班成立于2022年5月份,主要负责深圳地铁14号线信号设备的维护检修及应急保障工作,班组现有员工19人,其中男员工17人,女员工2人,中共党员2人,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团队。
在深圳地铁,有这样一个班组:他们能在深夜轨行区里“抠”到1毫米的精度,能把废弃部件改造成“技能培训平台”,还能让曾经“写汇报卡壳”的成员,变成车间通讯稿的“高产作者”。他们就是通号中心通号六车间14号线信号正线一工班。
从成立之初的“磨合阵痛”,到3年后的“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先进班组”“深铁运营安全标准化班组”“通号中心年度优秀班组”等“荣誉加身”,这个班组的每一步成长,都藏在成员们互相递工具的手、一起熬的夜,和读书角里那些贴满便签的书页里。
一场毫米级的守护
【班组精神】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深夜,城市的喧嚣早已沉下去,地铁沿线的商铺大多熄了灯,只有工区外的路灯亮着暖黄的光,谢赢億抱着鼓囊囊的工具袋小跑而来,老远就扬着嗓子喊:“雄哥,工具都按清单理好啦,咱们赶紧清点一下。”
唐志雄正蹲在地上整理工具,闻言抬头,笑着说道:“瞧你这着急模样,第一次跟年检,比中了奖还开心。”他顺手接过谢赢億手里的工具袋,掏出清单递过去,“别急,咱一件一件来,漏了啥可就麻烦了。”
两人凑在工区仔细清点工器具,谢赢億认真地念道:“红闪灯2个、道岔钥匙2把、密贴检测锤1个……”
唐志雄则逐件清点,时不时帮谢赢億把歪了的安全帽扶正。“总共58件,清单跟实物一致,来,一起拍张照留底,共同确认。”唐志雄说着,指尖按下快门的瞬间,师徒俩的影子在地面挨得紧紧的,这些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藏着信号工对安全最踏实的承诺。
【组员议论】
我们工班不只是学习氛围浓厚,更像一个特别暖的大家庭。不管是培训还是日常工作,大家总是互相帮助、分享经验,没人会觉得孤单。在这样的陪伴里,我们不光能从每次培训中学到东西,还能慢慢成长,一起扛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成为彼此最靠谱的支撑。
凌晨1时05分,施工负责人的声音穿透夜色,大声喊道:“批点了,进轨行区!”谢赢億刚要往里面冲,杨松伸手拦了一下,帮他拽紧了松开的劳保服袖口,并叮嘱道:“别急,再检查一遍身上的劳保用品,安全第一。”待所有人确认无误,端门放行码均显示为“通行”后,一行人踏着微光走进隧道。
作业开始后,谢赢億蹲在转辙机旁,开始测量缺口数据,突然喊道:“松哥,A机反位缺口2.4毫米,在标准里,不用调吧?”
杨松凑过来,眉头轻轻皱起,转头冲唐志雄说道:“老唐,你再复核下,这数值有点卡临界值了。”
【上级评价】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号中心党委副书记唐灵燕:14号线信号正线一工班是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优秀集体,班组始终秉持“精检细修、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凝心聚力、协同攻坚,在设备维护中严把质量关,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作为中心的标杆班组,他们不仅以扎实的专业技能保障了14号线的安全稳定运行,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高度的责任担当,为整个中心注入正能量,充分彰显了标杆班组的向心力、执行力与战斗力,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学习的优秀团队。
【班长自述】
班长杨松:作为一名“菜鸟”班组长,很荣幸能担任这个班组的掌舵手,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以后,我会继续和这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加油,活儿要干就往好里干,管理上也要多琢磨改进,不辜负大伙儿对我的信任。
唐志雄拿出缺口检测杆,反复转换道岔并比对两次,才抬头道:“数据没问题,但确实在临界值边缘。”
“调!”杨松的声音干脆,却没忘拉过谢赢億,指着转辙机内部说:“赢億你看,这缺口差0.1毫米就到临界值,虽然在标准范围内,但是我们还应该考虑道岔工况,若道岔工况不佳,当列车经过时震动,就可能存在卡缺口的隐患。咱们干的是地铁‘生命线’的活儿,可不能将就。”说着,他拿起扳手,动作放缓了许多,一边拧,一边讲解道:“力道要匀,调完后得转换2个来回再测,让部件稳定下来。”
当数值精准调整到2.0毫米,杨松又带着谢赢億做了3次操岔实验,确认稳定后,掏出手机说:“来,录个调整部位螺丝紧固的手指口述视频。”
谢赢億挠挠头,不解地问:“松哥,工艺卡里没这项呀,是我做得不对吗?”
杨松拍了拍谢赢億的肩膀,解释道:“不是不放心你。咱们这一行,每一步关键步骤都得确保万无一失,以后你成了师傅,也得这么教徒弟,这是咱们班组的老规矩,也是对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
夏日的轨行区闷热得像个蒸笼,谢赢億的上衣早被汗水浸得透湿,可看着师傅们认真的模样,他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达标就行’,今天才知道,师傅们要的不是‘及格’,是让每个细节都透着放心。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跟大家一起守好这地铁的‘脉搏’。”
约定背后的“充电站”
“开早班会了,上次布置的转辙机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今天咱们一起检验检验。”班长杨松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期待。
曾宇阳悄悄地戳了戳身旁的同事,小声嘀咕道:“你们都能脱图操作了吗?我还不行,有些点位总记不住。”
“宇阳,要不你先来试试?咱们班数你最年轻,入司时间最短,正好检验一下学习成果。”杨松看向宇阳。宇阳的脸瞬间涨红,眼神躲闪,连连摆手道:“我,我能往后排排吗?先考其他人吧……”
“别紧张,暴露问题才能找准提升方向。”杨松看出了曾宇阳的不自信,鼓励道。
摸底检验结果不尽如人意。不看图纸时,组员们在排查故障时不仅耗时久,错误率也居高不下。当天,一场问题“寻根”会在班组展开。
“没有实物对照,练起来没感觉。”“培训中心太远,去一趟太折腾,练习机会太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客观困难,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沉了下来。这时,杨松忽然笑了,说道:“全是外部问题,要是咱们自己搭个培训平台,把道岔、信号机、站台门的核心部件都装进去,这些麻烦不就没了。”
这话一出,休息室里瞬间安静了。曾宇阳咬了咬嘴唇,犹豫了几秒,小声却清晰地说:“杨哥,我可以试试。我大学学过机械设计,画图纸、选材料这些,我能搭把手。”在省赛拿过奖的技术能手丘少达,此刻眼神亮了,急忙接话道:“电路调试我负责,保证搭出来的平台和实际设备一模一样。”
杨松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忍不住笑着说道:“咱们立个约定,平台搭好后,每个人都得脱图熟练操作,到时候再不过关,咱们‘家法’伺候。”
“没问题。”众人异口同声,笑声把休息室里的沉闷一扫而空。
自打平台建好,这里成了组员们的“秘密基地”。每天下班后,大家不是泡在电脑前画图纸,就是在讨论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当曾宇阳第一次在自己参与搭建的平台上,在10分钟内精准排查出3个道岔故障时,黄日升一把拍在他肩上,称赞道:“可以啊宇阳!进步这么快,再过阵子我都赶不上你了!”
曾宇阳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差远了,我还得加把劲,争取下次压缩到6分钟”说着,他又凑到丘少达身边,眼睛紧紧盯着平台上的按钮,手里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着。
这座小小的培训室,成了大家日常“切磋”的舞台。在轻松热烈的氛围里,每个人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道岔旁的“充电站”,不仅充的是技能,更充着班组里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的心意。
书页与步履交响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丘少达站在班组读书角,指尖蹭过《曾国藩家书》扉页——那上面有个自己画的小问号,是刚建组时读不懂“勤则不匮”的标记。丘少达说:“班组刚建组时,写个工作汇报都要卡壳半天,现在终于找到破局之道了。”
书架上的很多书都被组员们贴上了便签,“这句话帮我改好了工作总结。”便笺纸颜色各异,像缀在书间的小灯笼。
针对组员们普遍存在的文字表达短板,班组以这句古训为纲,创新推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题活动:每周五的读书分享会,组员们不仅一起拆解经典案例,还会把书中的“写作框架”抄在“锦囊”里;每月的实践活动更别出心裁,班组经常组织大家到廉政教育馆感受清风正气,到红色基地重温奋斗历程,去家风馆体悟文化传承。
“上周参观的家风馆让我醍醐灌顶。”唐志雄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感悟,笑着说,“这些跨越百年的家训,其实都是处世的智慧。我准备回家和孩子一起制定属于我们的家庭公约。”
黄炜焜也笑着补充道:“读书写作的积累真管用!以前写通讯稿要憋3天,现在思路像开闸的水。我们班组的稿件量常年高居车间前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我们不是一个人奔跑,是一群人冲锋。”谈及未来,班长杨松眼中满是自信,他说,“从深夜轨行区的毫米级调试,到培训平台上的并肩成长,19双手相握的力量,早已刻进每一次设备维护里。未来,我们仍会以‘精检细修’守好地铁‘生命线’,让深圳地铁14号线的每一次平稳运行,都成为我们写给这座城市的青春答卷。”

图片1:班组开展家风学习 展示11——温馨团队。图片1:班组开展家风学习.jpg
图片2:团队风采 展示11——温馨团队。图片2:团队风采.jpg
图片3:组员们在进行道岔检修 展示11——温馨团队。图片3:组员们在进行道岔检修.jpg
图片4:组员们在搭建技术平台 展示11——温馨团队。图片4:组员们在搭建技术平台.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