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助力写作】如何写出一篇副刊编辑喜欢的散文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何写出一篇副刊编辑喜欢的散文?四步教会你
来源 彭胜发  百发写作投稿课堂


记得我最早投稿时,连着三个月石沉大海。直到一位老编辑对我说:“小伙子,你文笔不错,但写的不是副刊要的东西。”就是这句话点醒了我。

副刊编辑每天打开邮箱,最想看见什么样的稿子?

不是华丽辞藻堆砌的美文,不是无病呻吟的感慨,而是一个真实的人,在讲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却值得被记住的瞬间。

你想知道怎么写吗?我来告诉你。

首先,你得有“人味儿”。

去年秋天,我写过一篇关于父亲修自行车的散文。就是写他怎么蹲在院子里,怎么用满是油污的手拧螺丝,怎么在夕阳里点一支烟。没有煽情,只是白描。结果发表后,很多读者留言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为什么这样的文字能打动人?因为它真实。编辑要的,就是这种带着生活温度的真实。

你要学会从最普通的日子里挖出金子来——母亲晒被子时拍打的动作,巷口卖早餐夫妇的对话,老邻居见面时的寒暄……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散文最珍贵的素材。

然后,你得会“看见”。

什么意思?就是看见那些大家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注意的东西。

比如写母亲,不要写“妈妈很勤劳”,要写她“食指上缠着创可贴,洗菜时总是下意识地翘起那只手指”。比如写时间流逝,不要写“光阴似箭”,要写“外婆的镜子照人不再那么清楚了,可她还在用,说用惯了”。

我的抽屉里有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这些细小的发现:邻居老人养的画眉鸟怎么叫的,菜市场哪个摊主总爱多给一把葱,朋友说话时特定的小动作……这些都是写作的宝藏。

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的“声音”。

刚开始写作时,我总想着要写得“像散文”,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觉得假。后来明白了,最好的风格就是你自己的风格——你平时怎么说话,就怎么写;你怎么看世界,就怎么表达。

如果你是个幽默的人,文字里就可以带点俏皮;如果你性格沉静,文字就可以舒缓些。不要模仿别人,做你自己。编辑想要听到的,是千差万别的声音,而不是同一个腔调的回声。

最后,别忘了“设计”。

好散文看似随意,其实都经过精心设计。

开头要像朋友聊天,自然地把读者带进来。比如不说“今天我要讲一个故事”,而说“你有没有注意过,傍晚的菜市场别有味道?”中间部分要像剥洋葱,一层层展开,让情感慢慢累积。结尾不必总结大道理,最好留一点余味,让读者自己去想。

我习惯写完大声读出来。如果哪里拗口,哪里节奏不对,一读就知道。你不妨也试试。

说到底,写散文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成名,而是为我们这些普通人生活的瞬间做个见证。让后来的人知道,原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群人,这样生活过,这样爱过,这样平凡而珍贵地存在过。

下次你想写散文时,别想着要写得多“漂亮”。就想着,你要把一个打动你的瞬间,原原本本地讲给一个朋友听。

当你真诚地讲述,读者会感受到的——编辑也会。

毕竟,再资深的编辑,首先也是个会被好故事打动的普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