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释义:千里黄云蔽空,日色昏暗,北风呼啸,大雁南飞,雪花纷扬,一片萧瑟寒冬景象。
21.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释义:终南山北岭秀美,未化的积雪仿佛漂浮在云端,显出山高雪寒。
22.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释义:夜深听风雨声,梦见铁甲战马踏过冰冻的江河,写出风雨之寒与心潮澎湃。
23.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释义:描绘北方壮丽冬景,千里大地冰封,万里长空飘雪,极言范围之广与气候之寒。
2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释义:阴云横亘秦岭,大雪阻塞蓝关,坐骑不前,突出行程的艰难与气候的恶劣。
25.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释义:风雪交加,嘈杂声打碎了思乡之梦,写出风雪夜的苦寒与孤寂。
26.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山路回转不见友人,唯见雪地马蹄印,在寒冷画面中融入离情。
27.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黄昏大雪纷飞,营门红旗被冻住,狂风也无法使其飘扬,生动刻画酷寒。
28.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释义:原野阴云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飞与大漠相连,展现边塞苦寒。
29.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元代·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释义:天色将晚,雪花狂舞,像梅花又像柳絮,描绘出暮雪纷飞的寒冷景象。
30.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唐代·李世民《望雪》
释义:寒云夜晚笼罩山岭,清晨的白雪凝结着光华,写出雪前雪后的寒冷。
31.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唐代·陈羽《从军行》
释义:闻笛不见人,只见红旗在雪山移动,衬托出行军环境的严寒壮阔。
32. 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元代·白朴《天净沙·冬》
释义:号角声起,新月黄昏映照庭院,积雪覆盖山前水边,勾勒出冬日的寒冷与寂静。
33.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明代·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释义:城内夕阳,城外大雪,相距十里阴晴各异,写出地域温差与寒冷。
34.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释义:林梢映照雪后晴光,城中傍晚寒意反而更重,写出雪后特有的寒冷现象。
35.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魏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释义:年末寒风凄冷,整日下雪,天色阴暗,描绘出岁末持续的严寒。
36.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代·杜甫《公安县怀古》
释义:寒冷天气使白昼变短,风浪几乎与云层齐平,写出冬日天短浪高的萧瑟。
37.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代·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释义:隔窗听风撼竹,开门见雪山,从听觉与视觉上烘托出寒冷。
38.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代·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释义:大地雪白,寒风凛冽,雪花大如手掌,极言雪大天寒。
39.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代·齐己《早梅》
释义:村前深雪中,梅花昨夜独放,以厚雪衬托梅花耐寒。
40.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清代·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释义:北风吹散夜半积雪,梦中魂魄仍留恋春日,对比出冬夜的酷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