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海洋新质生产力正“潮涌”

发表于 7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一组最新数据:经初步核算,我国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这一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传递出海洋产业的勃勃动能,而正在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海洋新质生产力,更是成绩亮眼。
  海洋清洁能源供给水平不断提高
  初冬,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岛附近的海域海流涌动。
  记者看到,在一座形似小提琴的平台上,一组组巨大的“水下风车”正稳定运转。这里便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工程——世界单机最大LHD第四代1.6兆瓦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这座由我国科学家团队打造的电站,正将不竭的潮流能量转化为点亮海岛的绿色电能。
  这是我国海洋清洁能源供给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海上风电同样表现突出。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3.7%、42.1%。我国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兆瓦)”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上海市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306兆瓦)”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海上风电正向深远海、大容量加速迈进。
  “风渔融合”的发展模式也在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全国首个吸力筒基础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盛唐一号”在广东汕头投产,粤东最大桁架式重型“风渔融合”海洋牧场平台“龙宫号”安全投放并完成首批章红鱼鱼苗投放,江苏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国能黄海1号”正式下水。
  港口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
  空无一人的码头边,一艘艘万吨巨轮往来停泊靠岸。自动化桥吊、高速轨道吊24小时不停运转,无人驾驶的自动引导车有序作业,一箱箱货物被卸下转场……这是记者在山东港口青岛港看到的情景,这里已建成我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的码头。
  “我们的自动化码头以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每小时62.62自然箱,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操作部的工人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港口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全国已投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各30座,规模居世界前列。港口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天津港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8%,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5%。在港口绿色化上,大连港完成全球首次绿氨船舶燃料加注,上海港完成国内首单国产超低硫重质船舶燃料加注,天津港、宁波舟山港也实现船用绿色甲醇加注,有力推动了我国港口绿色低碳转型。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同样数据亮眼。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50.8%和61.9%,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我国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也已交付。
  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
  小小的螃蟹壳,竟能“变身”为止血纱布、可降解心脏支架和母婴护肤品。在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海洋生物材料的“七十二变”。“我们通过原创技术从深海雪蟹壳中提取壳聚糖,用它制成的止血纱布能在30秒内快速止血。”该公司董事长聂仁克现场演示,只见纱布在吸附液体后迅速化为透明、高黏弹性的胶体,在快速止血的同时消于无形。
  走进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各色海洋药物成果令人应接不暇。该院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室负责人胡婷介绍,平台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数十年海洋糖类药物开发技术体系的基础,布局了“药物+医疗器械+大健康制品”的研发线路,“目前,我们的海洋免疫抗肿瘤多糖药物BG136已进入Ⅱ期临床,利用海洋褐藻多糖成功研制的抗HPV病毒二类医疗器械,也已经于去年获批上市。”
  这些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取得的积极进展,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杜冠华信心满满:“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不仅是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也是面向未知世界的科学探索,需要技术和理论创新,也必将产生技术和理论创新。”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9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