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三把钥匙”破解速凝剂“密码”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传来消息,由中铁四局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材料公司)完成的“高稳定性早强液体速凝剂系列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工程应用”项目,正式通过了权威科技成果评价。经行业专家与协会鉴定,此成果的性能指标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决定产品应用极限的“负温稳定性”指标,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早期市场上的液体速凝剂普遍存在稳定性差、回弹量大、水泥适应性差以及早期强度不够等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原材料浪费。直面这些行业痼疾,材料公司研发中心团队意识到,没有一种“万能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

他们针对复杂多样的施工需求,在3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优选合成原材料,调整工艺和配比,从实验室合成到中试,再到试生产,累计500余次试验,解决了低温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成功锻造出三把特性鲜明的“技术钥匙”:一是普适型速凝剂,足以应对大多数施工环境,成本优异、适用性强是应用广泛的“主力队员”;二是磷酸体系速凝剂,主打低温环境的产品稳定性和性能,为冬季施工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低碱无氟的早强型速凝剂,能够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为抢险救灾等紧急工程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该系列成果已在全国布局20余条产业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通过举世瞩目的高原铁路、成渝中线、渝昆高铁等国家战略通道的建设应用数据表明,混凝土回弹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喷射混凝土损耗控制在10%左右,更显著改善了隧道中作业环境,系统性地提升了我国喷射混凝土技术的整体水平,保障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间,这三类速凝剂已累计供应超过23万吨,服务于全国40多个重点工程,是国产高端速凝剂对进口产品的强力替代和对行业短板的精准补齐。(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许尧 刘赫 记者 甘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