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 9004-2008释义,安全目标为“实现企业的安全使命而确定的安全绩效标准,该标准决定必须采取的行动计划”,即设置目标是班组全年实际工作计划开展原则,双体系开展也如次,笔者组织试点车辆检修班组,结合日常双体系工作明确以下双体系指标:
以上指标,由部门每月统计调度整理,对个工班组实际分值进行扣减评比,≥90分为“安心班组”,“≤75分”为黑榜班组,进行月度公示评比排名,有效激励班组内自上而下落实安全责任。
二、岗位能力与风险管控匹配
车辆专业检修班组,每班组约10-14人左右,受工作年限、从业经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每个人岗位风险控制能力不同,如采用两个刚取得上岗资格证车辆检修工去开展停送电作业,作业风险概率要远大于“新老搭配”、“老老搭配”等作业队伍。为方面班组分配管理,笔者建立班组作业风险金字塔模型(图1),对班组风险等级与班组作业人员能力及工作经验进行模糊匹配,通过此类分配,班组长可以合理根据当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分工。
如当日轮值XX班组开展正线施工作业,存在列车脱轨风险(风险等级评价为重大风险)、库区停送电作业,存在列车有电进无电风险(风险等级评价较大风险),电客车日检作业,存在车底磕碰磕伤、车门夹伤风险(风险等级评价较为一般风险),根据金字塔模型,当日正线施工作业选择由Ⅰ类人员作业,停送电作业由Ⅱ类或“Ⅰ类+Ⅱ类”人员、电客车日检作业由Ⅲ类、“Ⅰ类+Ⅲ类”、Ⅰ类+Ⅱ类”、“Ⅱ+Ⅲ类”。
三、晨会风险告知制度
本着“风险告知日日用,班组员工人人知”的原则,笔者建立车辆专业晨会安全预想制度,要求班组结合每日作业,根据班组风险管控清单梳理班组当日作业全部风险点,由工班长组织工班全员进行宣贯现场重点管控措施,并要求工班长针对每项风险点明确作业责任人及管控人。
此措施一是可以让班组员工每日使用班组风险数据库应用,每日当班人员结合风险数据库,熟悉宣贯班组作业风险和具体管控措施,常态化在班组员工心理构建作业风险管控意识。二是当员工发现当日风险不在班组风险库内,会第一时间上报工区,同时组织班组风险辨识小组,开展相应风险辨识,如判定风险为较大以上,暂停作业上报至工区长并经相应层级审核后,确认风险管控措施与现场作业匹配后,方可允许作业。
四、班组自主隐患排查能力
企业双体系最终落脚点应落实提升班组自主管理能力,如何让班组变“被动式检查”思维转换为“主动式检查”思维是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核心。笔者组织针对24个一线班组(500余人)进行班组自主隐患排查率低原因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笔者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夯实班组一线人员隐患排查基础能力,建立《车辆直击隐患图集》,即把历年电客车、特种设备、司机驾驶作业、危险作业出现漏检漏修行为、作业现场违章行为、隐患易发点,采用现场图片形式,进进行图例明确,隐患图集模版如下:
2.建立隐患排查小能手、安全质量之星、班组小立法激励体系,隐患报送激励政策不够班组自主隐患排查力度低最重要原因,基于此,部门建立隐患排查小能手、安全质量之星评比,针对班组通过日常维修、日常巡查检查发现的高质量隐患、人不安全行为,部门结合隐患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对班组员工上报隐患进行积分评比,举例如下:
3.强化隐患信息化系统,减轻一线班组隐患报送压力,为方便一线员工直报隐患,结合企业微信、双体系隐患信息化平台,建立隐患线上系统,一线员工发现现场隐患后,拍照后直接上传,无需通过各层级隐患审批,由责任部门、车间判定隐患归属后进行整改,整改结果需10个工作日,有责任技术人员闭环反馈至一线员工。此举措改变以往隐患由一线层层上报流程机制,由一线员工发起,技术人员反馈整改结果,充分提升一线员工做隐患“主人翁”思想意识,结合年度隐患统计,车辆专业2025年隐患数据较2024年整体高质量隐患上报上浮52%左右。
风险链思维纳入班组常态化应急演练
五、风险链思维纳入班组常态化应急演练
根据山东省《关于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鲁安办发【2021】9号)要求,针对道路交通重点班组推行“一周一小练、一月一大练、一季度一检验”工作机制,即班组每周采取利用小块事件、针对细小问题、选择小块场地,组织班组人员、组织小型演练形式,开展多样化、实战化演练。此项机制实施以来,每个班组每年度约开展50余项班组常态化演练,笔者再检查过程发现,班组常态化演练突出问题为演练场景单一化问题,如列车脱轨演练、火灾消防演练,均在同一地点、同一设备开展,长期运转后,班组常态化演练流于形式,演练实战责任意识反而淡化。因此,本着丰富一线应急场景原则,笔者借鉴风险-事故-应急链方法,让班组结合风险数据库或典型事故事件案例,挖掘应急演练场景,并纳入常态化应急演练。
此项举措实施后,班组常态化演练场景得到有效充实,不同应急场景,让班组员工寓教于乐,使一线员工在熟练掌握事故风险管理同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应急突发场景,做到临危不乱,第一时间落实关键应急举措。
通过以上双体系实践举措,车辆专业双体系作为核心管理机制贯穿于班组风险、隐患、应急各维度安全管理,双体系不是一份“束之高阁”档案,班组在边应用,边学习过程让班组安全管理取得实质性提升,真正意义实现人人讲安全,事事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