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螺丝刀下的革命:大田设备工班的“三力”觉醒
车辆中心车辆四部大田设备工班,这个常年驻守在大田车辆基地的班组,从曾经的“技术短板”到如今的“行业标杆”,他们凭借“三力”,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一段关于成长、突破与坚守的感人篇章。 学习力:从“束手无策”到“技术尖兵” “镟床刀具又超标了!”早班会上,老师傅鲁工的叹息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上。镟修过程中刀具系统出现故障, 无法正常运行,当场“瘫痪”,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只好求助班长老江他用自己的“望闻问切”法诊断一番后,发现因镟床刀具系统安装结构的原因导致内部刀片受损。在将其打磨更换后,设备立刻恢复了正常。当晚,在技师工作站班长老江带领鲁工加班到两点,手上磨出来茧,眼睛熬出了血丝,但他们咬牙坚持,研发了一套全新的刀具系统,有效避免了类似情况,设备故障率也降低了40%,可有效延长刀具寿命10%的新工艺。那一刻,我们喜极而涕!老鲁回忆道。 积分表上的“蜕变印记”。查询繁,各级故障层级太多。分类难,无法实现设备全覆盖,旧有计件积分表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经全员讨论一致通过对故障类别的细化。《故障细化积分表》贴出的那天,所有人都围了上去。半年后,设备故障率下降15%的数据,让这个曾经被嘲笑的班组挺直了腰杆。现在,我们终于敢说自己是“技术班组”了!这个班组最动人的变化,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每个人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担当”的成长。 “扫码改规矩”的民主实践。公告栏上的二维码成了大家的“意见箱”,今年修改的20多条小立法,每一条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连最内向的老鲁都敢提建议了!”班长老江笑着说道。 走进班组的“好师傅维修屋”,你会被这里的一切震撼——简陋的工具台上,摆满了各种“土发明”,每一件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三天VS三个月”的逆袭。当进口编码器损坏,面临三个月停工时,班组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夜以继日研究,用国产零件成功改造,仅用三天就让设备重新运转。“我们不是天才,只是不想认输。” 小刘发明的“踏面检测设备冷水机组时间控制装置”,让设备电耗直降20%。同事们笑称他是“刘一度”,他却说:“省下的每一度电,都是我们对公司的爱。” 小刘发明的“踏面检测设备冷水机组时间控制装置”,让设备电耗直降20%。同事们笑称他是“刘一度”,他却说:“省下的每一度电,都是我们对公司的爱。” 班长老江站在合影前,照片里的一张张笑脸,记录着这个班组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管班组就像修设备,每个环节都得用心。”他轻声说道。
在学习力、自管力、创新力的协同驱动下,大田设备工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班组综合绩效提升 53%,员工满意度高达 98%,先后荣获 “公司四星级班组”“公司优秀班组” 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大田设备工班将持续深化 “三力” 建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举措,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的班组力量。 如今,大田设备工班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光,再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耀眼的光芒;只要团结奋进,再难的挑战也能化作前进的动力。他们是青岛地铁的“守护者”,更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