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寒气渐浓,而新修缮的班组活动室内暖意融融。8点10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四厂各班组员工身着统一工装,精神饱满、整齐端坐,专注聆听班组长布置当日任务、提示安全风险,反复强调按章操作的要领。
墙面上,“存在安全隐患的21种人”的宣传看板醒目,每一句警示都像是一位严肃的安全员,时刻提醒着在场的每一位员工。
这个看似平常的班前会场景,如今已成为银光集团以班组为阵地,推动规矩意识落地生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生动缩影。
从前,站立式“面对面”交接班是银光集团班组管理的一个传统。从今年10月份起,化工四厂为解决三个班组能够“坐下来”同时开班前会的场地难题,积极协调改造闲置区域,精心打造出符合“职工小家”标准的活动室。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变,不仅让班前会有了固定阵地,更让规矩意识在基层班组找到了扎根的沃土。
“班前会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却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规矩意识培育的重要阵地。”化工四厂“大学习班组长”李明阳介绍,今年以来,银光集团自上而下推动规矩意识建设,营造纪律严明的安全生产氛围。银光集团总经理及班子成员每月深入基层,参加联系班组的班前会,现场督导新修订的《班前班后会实施细则》与《连续作业岗位交接班管理细则》的落实情况。这种“以上率下”的工作方式,有效推动了各项管理要求直达班组末梢。
规矩的建立,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固化,更需要内心的认同。在化工四厂工作20年的李师傅,对银光集团梳理的“存在安全隐患的21种人”深有感触:“‘自以为是的固执人’‘凑凑合合的懒惰人’,这些画像既形象又深刻,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时时对照反思,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据了解,银光集团前期推出了《银光集团劳动纪律管理办法》,并提炼“存在安全隐患的21种人”作为反面警示教材。自10月起,全员通过班前班后会开展学习与自查自纠。入职不久的年轻员工小陈对此深有体会:“作为‘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我深知自己最容易因经验不足而出错。现在每次开班前会,看到墙上‘21种人’的宣传板,就像有师傅在身边时时提醒,告诫自己必须时刻严守规矩、规范操作。”(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贾敏 记者 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