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晓明
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果令人鼓舞。新时代的十年,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闸北发电厂(以下简称“闸北电厂”)走向转型发展的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闸北电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和旗帜领航,秉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书写了奋发图强的壮丽篇章。
成绩的取得,来自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其中工会倡导“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打造“幸福”工会、“活力”工会的和谐企业,开展好职工共享驿站运营工作,持续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大力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这一系列活动,凝聚起广大职工的人心,激发了他们的劳动激情和斗志!
强化素质提升
着力建设“学习之家”
工会帮助职工从理念上进行转变,让学习从“任务”变为“需求”,从“个人行为”升华为“团队文化”。
——倡导“终身学习”价值观:企业领导层率先垂范,强调在快速发展的能源行业中,不断学习是保住“饭碗”、端稳“饭碗”、提升“饭碗”含金量的核心途径。
——营造“知识共享”氛围:打破部门和职级的壁垒,鼓励老师傅、技术骨干、青年才俊分享经验与知识,让隐性知识显性化,让个人知识组织化。
——树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观念:将学习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问题解决、技术攻关、流程优化都视为最好的学习场景。
此外,为学习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便捷的数字化工具。
结合企业战略转型目标,打造主题为“虚实相生 知行为光”的知行学社,在知行书屋中配备战略转型、AI与电力生产、企业管理等相关的书籍、期刊和行业报告。
为了让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工会还将建设“学习之家”的单元下沉到班组。开展班组间的学习竞赛,评选“学习之星”和“标杆学习型班组”,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团队氛围。
强化民主管理
着力建设“民主之家”
建设“民主之家”,首先要从思想和文化层面奠定基础。
闸北电厂工会重视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明确企业的发展依靠职工,发展的成果由职工共享。民主管理不是形式,而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根本路径。
工会强化营造“尊重与信任”的文化氛围:管理层要真诚相信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管理层能够听取并采纳合理意见。并强化“公开即常态”的意识:除按照规定需要保密的事项外,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应向职工公开,透明是民主的前提。同时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规范化:严格按照《工会法》《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等,规范职代会的选举、议题、流程和决议。确保职工代表真正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职权落实:切实落实职代会的审议建议权(听取企业年度总结、发展规划等报告)、评议监督权(中层干部民主测评、后备干部选举等)。
注重提案质量:建立高效的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反馈机制。对有价值的提案,要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落实,并将结果向提案人和职代会报告。
利用厂务公开栏、内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全覆盖。
按季度召开“企业民管会”:建立管理层与职工面对面沟通的固定渠道,听取一线职工的心声,并现场解答和解决问题。
此外,班组也定期召开民主管理会,公开班务,讨论班组安全、生产、培训等事务,实现“我的班组我做主”。
强化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之家”
文化活动不仅是音乐舞蹈,而是构建共同记忆、传递企业价值观、舒缓工作压力、促进人际融合的强大工具。
闸北电厂工会注重以文化活动营造“家”的氛围,提高职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近两年先后开展了“健康向未来”广播操比赛、“职工心理支持送一线”活动、“书香国网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悦读活动、职工乒乓友谊赛等文体活动。
这些活动促进了职工情感共鸣: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了职工压力疏解:为高强度、高风险的电力生产工作提供有效的压力释放出口。
促进了职工关系融合:打破部门、班组、年龄壁垒,促进职工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促进了职工价值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责任文化和团队文化。
闸北电厂工会还从“身”“心”“家”三个维度来构建文化活动体系。
维度一:关爱身心,筑牢“和谐”根基。
针对电力企业高强度的工作特点,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开展体育竞技活动: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联赛,同时还组织健步走活动,从而释放压力,增强体魄,培养团队精神。
心理健康援助计划(EAP):引入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提供心理咨询热线、团体辅导、压力管理讲座等。这是现代企业关爱职工的高级体现,能有效解决“心事”,防患于未然。
维度二:凝聚情感,系紧“和谐”纽带。
通过共同经历和仪式感,强化情感连接。
举办“家”年华活动:有新春迎新元宵灯谜活动、端午包粽子比赛等。让职工携家属共同参与,感谢家属背后的支持,真正构建“企业-职工-家庭”的命运共同体。
主题日活动:在“六一”组织亲子活动,“三八”组织女职工特色活动,“八一”组织退伍军人座谈会,让每个群体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归属感。
举办“我们的故事”情感文化建设:有厂史故事会,协助厂内编撰《百年传承 自强不息》红色故事集,讲述闸电创业的艰辛故事,传承企业精神。
“最美瞬间”征集:征集反映职工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家庭和睦的摄影、视频作品并展览。
集体生日会:每月或每季度为当月生日的职工举办小型集体生日会,送上企业的祝福。
维度三:涵养家风,塑造“和谐”内涵。
将企业文化与家风建设相结合。
举办“家庭安全寄语”活动,让职工子女用画笔写下对父母安全生产的期盼,贴在班组园地。
邀请家属参观厂区,了解亲人的工作环境,让安全从“企业要求”变为“家庭嘱托”。
“廉洁文化”书画展:将廉洁从业的要求通过艺术形式展现,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对一家电力企业而言,“和谐之家”的文化建设,其精髓在于将企业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关怀相结合。通过上述系统化的文化活动,让职工的身体更健康,从而更有精力保障安全生产。
让职工的心情更愉悦,从而更主动地投入工作。
让同事的关系更融洽,从而更高效地进行团队协作。
可以想见,这些文化活动滋养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将会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基业长青的软实力,同时也是硬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