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立体化育人模式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王文鹏(信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能够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凝结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品格,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释放着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价值效应。
  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点任务之一。无论培根铸魂还是启智增慧,都应结合实际、善于创新,以青年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徐徐推进。用好红色资源铸魂育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有益有效形式,将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及课程思政体系,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利用课堂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增强传承红色基因与铸魂育人使命的契合性。小故事蕴含大道理。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红色故事从符号、理念、历史变成青年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通过讲述有内涵、有温度、有共鸣的红色故事,推动其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用好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时代重任。要将红色资源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将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串点成线,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实习实践、投身创新创业、参与志愿服务等,使红色资源育人从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着力展现红色资源跨越时空的思想力量。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要组织师生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探索尝试用历史、人文、文艺等不同视角,挖掘提炼红色文化所承载的政治、教育、艺术等多重内涵,用生动、直观、高雅的艺术语言上好“红色文艺思政课”。利用校园网络、公众平台、LED大屏等传播,把“单场展演”变为“长效课堂”,让师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真正实现文以载道、文以植德、文以传情的价值旨归。
  红色资源是一座精神富矿,唯有将其挖掘好、研究好、运用好,才能更好地启迪思想、温润心灵、涵养德行。要依托学术研究平台,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等进行专题研究,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等解读红色基因,构建人、事、物、魂“四位一体”的红色资源库,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引导力,引导师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进的力量。用好红色资源,不仅仅是传承保护、开发利用,更在于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要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红色资源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创设文化实践渠道,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打造立体化红色育人模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涵养品格,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1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