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花32万元就能安排事业编工作?法院:违法背俗!退钱

发表于 昨天 14: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花钱就能通过“内部关系”谋取一份事业编工作?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一起相关案例。案例中,刘女士轻信“内部关系”,为给子女安排事业编工作,两年间,累计向高女士转账32万元。最终,不仅工作没办成,钱也退不回。

刘女士诉至法院,要求高女士还钱并支付利息,法院怎么判?

花钱能解决事业编?

2022年8月,刘女士的女儿、女婿面临毕业求职,为帮孩子们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刘女士几经辗转联系到高女士,高女士自称认识某公司领导,能通过内部关系为孩子在某公司安排事业编工作。

刘女士动了心,在与高女士沟通后,对方表示需要收取一定费用,刘女士遂向高女士账户转账28万元。此后高女士一直以“正在托人办事”为由拖延,到了2024年中,高女士再次向刘女士索要4万元,承诺支付完这笔钱后马上落实工作,刘女士选择了再次相信。两年间,刘女士累计向高女士转账32万元。

2024年底,刘女士再次询问高女士进展,高女士却表示已无法办理,称收到的钱已转给中间人,但同意退还全部款项,并支付两年来的资金占用利息,为此还出具了借条。

然而,高女士此后并未按约定退款。多次沟通无果,刘女士最终将高女士起诉至法院,要求退还32万元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经审理,一审判决支持了刘女士要求退还32万元款项的诉请,高女士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违背公序良俗,双方均有错

法院审理认为,刘女士委托高女士为其子女安排某公司的工作,高女士承诺通过人脉办理此事并收取32万元款项。该委托行为,本质上是试图绕过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通过“花钱找关系”的方式获取工作,因此双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而应属无效。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没有合法占有的根据,应当予以返还,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法院对刘女士要求退还32万元款项的诉请,予以支持。因高女士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存在合理支出,且双方均有过错,对刘女士要求支付利息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判决书

法院最终判决,高女士应返还刘女士32万元。

以案释法

切勿签订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的委托合同。委托合同是指双方约定一方委托另外一方处理自己事务,另一方同意为其处理事务的合同。现实中,一些人抱着“花钱托关系办事”的错误观念,缔结了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的委托关系。

该案中,刘女士和高女士的行为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任何通过“金钱铺路”或“关系运作”获取工作的行为,都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必然导致相关委托合同无效。

法院判决高女士返还钱款,不等同于认可刘女士的委托行为。双方在该违背公序良俗的委托关系中各有过错,因此法院并没有支持刘女士的利息主张。

该案向社会传达了要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对“花钱找关系”这类破坏公平竞争的乱象画出红线,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法官提示

委托他人处理事务时,务必仔细审查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避免因签订无效合同而劳心费钱。

就业求职需秉持理性态度,通过正规招聘渠道合法竞争,万万不能踏上“花钱托关系”的歧途,让我们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

记者:周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