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流卷土重来,许多家庭刚从上次的感冒潮中缓过劲,又被突如其来的高烧、咳嗽打得措手不及。医生张文宏再次发出提醒:羊肉和橙子别乱吃,反而这6样东西更关键。为什么传统观念里的“补品”和“维C水果”会在关键时刻帮倒忙?

到底哪些才是真正能增强免疫的“救命食物”?就在这波甲流高峰来临前,一家三口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
男主人高烧39℃,连退烧药都压不住;女主人咳嗽不停,夜不能寐;而年幼的孩子刚刚入园,连续发烧三天,吃了抗病毒药还是反复。
医院里人满为患,走廊里都挤满了输液的病人。医生们疲惫地穿梭其中,家属们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
这一切,不禁让人想问: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很多家庭在孩子感冒初起时,第一反应是炖羊肉汤补一补,或者榨橙汁补维生素。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在甲流高发期,反而可能加重病情。这是为什么?因为身体在发炎状态下,过多的热性食物和高糖水果,会刺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使感染范围扩大。
羊肉属温热性,容易“助火”,在病毒感染时会加重咽喉红肿、发热;而橙子糖分高,虽然富含维生素C,但也会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加重咳嗽。
这些看似“补”的食物,在错误的时间吃,反而会“添乱”。但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吃?
身为医生,我们在临床中见过太多因为饮食错误而延误恢复的患者。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免疫力本就薄弱,一旦感染,不仅恢复慢,还容易并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后果。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实实在在的风险。

很多人以为感冒就是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但甲型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它的传播速度快、症状重,而且病毒变异频繁。
根据2024年《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指出,甲流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可能导致重症甚至死亡。
这时候,提高免疫力不再是口号,而是必须付诸行动的“自救法则”。张文宏医生建议的“6种增强免疫食物”不是虚构,它们有真实的科学依据与临床数据支持。

第一样:香菇。香菇中含有一种叫“β-葡聚糖”的物质,它就像是免疫系统的“教练”,能激活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对抗病毒入侵。
研究发现,每周摄入3~4次香菇的人,感冒发生率明显下降。而且香菇低脂、易消化,儿童和老人都适合。
第二样:大蒜。别小看厨房一角的大蒜,它含有一种叫“大蒜素”的天然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多种病毒和细菌的繁殖。
它就像是身体的“天然抗生素”,但没有抗药性问题。注意吃法,最好生吃或捣碎后静置10分钟再烹饪,保留活性成分。

第三样:鸡蛋。很多人怕胆固醇,不敢吃鸡蛋。但在流感高发期,鸡蛋是优质蛋白的极佳来源。
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的基础材料,每天吃1~2个鸡蛋,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战斗力”。尤其是早餐吃,更能稳定全天的血糖和体力。
第四样:红枣。红枣不仅补气补血,其中的多糖类物质还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干扰素的生成,干扰病毒复制。但要注意,红枣虽然好,糖尿病人不宜多吃,可以与银耳一起煮粥,效果更佳。

第五样:酸奶。酸奶中的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而70%以上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肠道健康,免疫力才不会“掉链子”。
选择含活性菌的酸奶,每天一杯,对防御病毒有长期益处。但别选含糖高的口味型酸奶,反而适得其反。
第六样:西兰花。它富含维生素C、叶酸和抗氧化物,是蔬菜中的“战斗机”。研究显示,西兰花中的硫代葡萄糖苷能增强白细胞活性,提升身体对病毒的识别与清除能力。
用水焯一下再炒,既保留营养,又不刺激胃肠道。这些食物不是奇迹,但它们确实在关键时刻为身体“添砖加瓦”。

相比之下,很多人却在关键时候“火上浇油”。一位患者母亲为了给孩子“补身体”,把羊肉汤、红糖水一顿猛灌,结果孩子高烧不退还住了院。
她痛哭着说:“我只是想让他快点好。”这不是个案,而是我们很多家庭在面临病毒时的共同误区。真正能提升免疫力的,是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和合理运动,而不是盲目“补”或“一味吃药”。
在临床中,我们常见一些患者一感染就猛吃抗病毒药,甚至混吃感冒药和抗生素。
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明确规定,抗生素不应作为病毒感染的首选治疗方式,尤其是甲流,病毒感染不能靠抗生素解决。而乱用药物,会破坏肠道菌群,反而让免疫力雪上加霜。

很多人对“免疫力”存在误解。免疫力不是越强越好,而是“平衡”最重要。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军队,如果过于活跃,会攻击自身组织;
如果太弱,则会被病毒轻易突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流感一发,发展成肺炎、心肌炎甚至脑炎。
增强免疫力的关键在于“调节”,而不是“刺激”。你是否也曾在孩子咳嗽时给他喝橙汁?是否在发烧时炖了一锅羊肉汤?
这些行为在日常无妨,但在甲流时期,可能成了“帮倒忙”的陷阱。我们不是不可以吃橙子和羊肉,而是在特定时段要学会避开它们,把握好“时机”与“量”。

在病毒面前,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我们无法阻止病毒传播,但可以让身体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就像一把伞,雨下得再大,有伞总比赤手空拳好。
饮食调养,是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免疫投资”。别等到医院排不上号,再后悔没早点吃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