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在心中播撒创新的种子

发表于 前天 08: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这是集成摄像头的识别设备和贴有专属二维码的练习册,大家仔细看……”近日,在宁夏“小小发明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小额资助项目成果展示现场,小学六年级学生马泽成拿起智能设备扫描作业本上的二维码,随着“叮”的一声,屏幕立即清晰呈现该学生的作业提交状态和错题统计表。
  这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项目,是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学生马泽成的“小发明”。通过识别技术自动记录数据,结合实时反馈系统,可快速定位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数据统计,显著提升监督检查效率与准确性。
  “妈妈是一名老师,平时看她批改作业很辛苦,我想用所学知识帮她分担,于是设计了这个智能平台。课间拿着平板扫描一圈,所有数据都能掌握,妈妈就不用挨个核对标记了。”马泽成自豪地说。
  在展示现场,孩子们分享了30多项发明创造成果。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小小发明家”项目负责人柴雯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联合宁夏教育厅、科技厅、科协等实施“小小发明家”项目,通过提供专项经费及贯穿“思考、调查、探究、实验”全过程的专业指导,为青少年搭建科学实践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参赛选手的创新灵感都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这正是“生活即课堂”的生动体现。比如,“校安卫士”智能防霸凌系统和车棚自感知防火平台,体现出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深度关注;“智能语音分类垃圾桶”“老年人居家如厕报警器”等,体现了青少年对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关心。
  “我家养了很多牛羊,爸妈每天都要给牛羊准备饲草料,传统的铡刀效率低,费时又费力,我和同伴设计的剁料机,可以帮上大忙呢!”中卫市第四中学学生秦震楠为自己的发明带给父母的便利欣喜不已。
  现场参与作品评审的宁夏大学副教授高永伟很有感触:“今年的作品在创新性和科学性上大大提升,许多作品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展现了青少年主动思考、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小小发明家’项目把热爱科创的青少年聚在一起,是学生拓宽视野、不断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我能创新’‘科学有用’的种子。”带队参加展示评比的吴忠中学教师郭彦钊说。
  据悉,宁夏“小小发明家”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坚持为青少年科创提供条件,推动创新想法落地,通过培育辅导、项目评审、展示交流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热情,提升其创新与实践能力,目前已资助510个中小学生项目。下一步,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将继续扩大资助规模,为更多青少年搭建科技梦想舞台。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4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